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春

标题包含
送春
欲别东风剩黯然,亦知春去有明年。 世间争那人先老,更对残花一醉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想要告别春风只剩下心情沉重,也知道春天离去还有明年会再来。世上的人们争着比谁更先老去,不如就对着凋谢的花朵痛饮入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东风:春天的风,这里指代春天。 2. 黯然:形容心理不愉快的样子。 3. 明年:一年之后的时段。 4. 人先老:人比自然界的生物更早老去。 5. 残花:凋谢的花朵,这里借指春天的结束。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春天的离别诗。诗人罗邺以春去的景象,道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首先,“欲别东风剩黯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忧伤之情。接着,“亦知春去有明年”则揭示了自然的规律:尽管春天会离去,但来年还会回来。这是诗人对自然循环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感叹。接下来的两句“世间争那人先老,更对残花一醉眠”则是诗人在面对春天离去时的无奈和哀伤。诗人意识到在时光面前,人们总是最先老去,故而只能通过沉醉于酒中来暂时忘却这种悲伤。这首诗将春天离别的伤感与人生哲理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春》是唐朝诗人罗邺的一首咏物诗,描述了春天离去的景象和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唐末时期,具体年份尚无确证。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矛盾激化,战乱频发,民不聊生。 罗邺(约850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余杭人。他的生平事迹几乎未见于史书记载,只是在他的诗作中透露了一些人生际遇。他曾在唐朝任职,后因战乱离职,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尽管罗邺的一生并不显达,但他的诗歌作品却留下了深刻的文学影响。 《送春》一诗的创作背景正值唐末乱世,民生疾苦,战争不断。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罗邺用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春天的离去,并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生活的无奈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罗邺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文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