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某天圣四年叨充乡赋明道二年夏假副车于本郡今年夏忝外计于本道寔嗣世职

标题包含
某天圣四年叨充乡赋明道二年夏假副车于本郡今年夏忝外计于本道寔嗣世职
不才惟侍高门庆,奕世皆为外计臣。乡老相逢频教我,尽忠思孝报君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文彦博(1006年-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五十载,是北宋中期的重臣之一。 文彦博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没有别的才能,只能侍奉高贵的家族庆祝;我们家世代都是在外地为官的臣子。家乡的父老们经常教导我,要竭尽忠诚和孝道来报答君主和父母。
去完善
释义
1. 某年:指的是具体年份,如"天圣四年"。这里是北宋时期的天圣四年,即公元1026年。 2. 叨充:谦词,意为侥幸充当。在这里是作者自谦之词,表示自己很幸运能够成为乡里的赋税主管。 3. 乡赋:指乡村的赋税征收工作。 4. 明道二年:北宋时期的明道二年是公元1033年。 5. 夏假:夏季休假。 6. 副车:在古代,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副车”是皇帝外出时随行的车辆之一,这里代指官员。 7. 本郡:指作者所在的州郡。 8. 外计臣:封建时代地方上负责财政事务的官吏,又称“外计使”。 9. 乡老:乡间的长者,这里是对当地百姓尊称。 10. 教我:教育、指导我的意思。 11. 尽忠:为国家、君王尽心尽力,全心全意地效忠。 12. 思孝:思念父母之恩,弘扬孝道。 13. 报君亲:报答君主和父母恩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忠诚与孝道的诗篇。首先,作者以“不才”自谦,表现出谦逊的品格。接下来,他提到自己的家族世代为官,承袭了世职,这为诗人的忠诚之心提供了背景。同时,他也提到自己在本郡和外道任职,表现出了他对工作的敬业态度。最后,诗人表达了他在遇到乡老时,他们总是教导他要尽忠思孝,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君亲的忠诚和孝道。这首诗通过自述其家族的历史和工作经历,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君主和父母的深厚感情,表达了他忠诚、敬业、孝顺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作者是北宋名臣文彦博(980-1057年),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36年至1044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文彦博经历了宦海沉浮,多次出任地方官员和中央大臣。他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是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时代的忧虑。 在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文彦博担任颍州知州,负责家乡的赋税征收工作。明道二年(1033年)夏天,他被任命为副车郎,负责本郡的交通事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先后担任过河北转运使、陕西转运使等职,负责当地的财政税收。这些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时期,北宋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贫富差距加大,农民负担沉重。文彦博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官员,对这些现象深感忧虑。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士大夫,应该为国家尽忠尽职的决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