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晚登清微亭次祝教授韵

标题包含
晚登清微亭次祝教授韵
雉堞亭亭倚翠微,髙楼袅袅弄清晖。 共邀嘉客扶笻杖,骤喜凉风振羽衣。 过雨山川颜色好,投林鸟雀噪声稀。 月摇翠浪明珠碎,云满金波破镜飞。 雄辨琅琅如落屑,新诗句句似连玑。 自怜性僻躭幽寂,却恨匆匆便赋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傅察(1089年-1126年),字公晦,北宋末年著名文人,历任国子主簿、监察御史等职。他因刚正不阿、直言敢谏而受到时人的赞誉。 傅察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在科举考试中,他以优异的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城楼矗立在青山之间,高耸入云的楼阁倒映着明亮的月光。我们邀请友人一起拄着手杖,突然间凉风吹过如同披上了羽衣。雨后山川更显美丽,鸟儿在树林里欢快地歌唱。月亮照耀下翠绿的波浪如同一颗颗破碎的明珠,云朵满布天空犹如金色的波光粼粼。大家的辩论慷慨激昂如同掉落下来的碎片,新写的诗篇每一句都像是连接在一起的珠子。我为自己沉溺于这样的幽静而陶醉,但又遗憾这么快就要回去了。
去完善
释义
《晚登清微亭次祝教授韵》傅察的注释如下: 1. 雉堞: 城墙上的齿状矮墙;这里指城郭。 2. 亭亭: 高耸直立的样子。 3. 翠微: 青翠的山色;这里借指青山。 4. 髙楼: 高的楼房;这里借指楼阁。 5. 袅袅: 形容烟气缭绕上升或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 6. 清晖: 明净的光辉。 7. 嘉客: 好客人;尊贵的宾客。 8. 扶笻杖: 拿着手杖。 9. 骤喜: 突然感到欢喜。 10. 凉风: 微凉的秋风;这里指秋天的风。 11. 振羽衣: 抖动着翅膀;这里比喻鸟儿飞翔。 12. 过雨: 下过雨后。 13. 山川颜色: 山水的景色。 14. 噪声稀: 噪音减少。 15. 月摇翠浪: 月亮在绿色的波浪上晃动。 16. 明珠碎: 比喻月光洒在江面上如同破碎的明珠。 17. 金波: 形容阳光在水面反射出金光;这里指江水。 18. 破镜飞: 镜子破碎后的碎片在空中飞舞。 19. 雄辨: 滔滔不绝地辩论;这里指才辩出众。 20. 琅琅: 形容清朗、响亮的声音。 21. 如落屑: 像雪花飘落一样。 22. 新诗: 刚写成的诗歌。 23. 句句似连玑: 每句诗都像珍珠串联在一起。 24. 自怜: 自己怜悯自己。 25. 性僻: 性格孤僻。 26. 躭幽寂: 喜欢幽静、寂静的地方。 27. 却恨: 遗憾的是。 28. 匆匆: 时间紧迫。 29. 便赋归: 马上写诗表达归乡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清水秀的傍晚共享美景、欢歌笑语的情景。首联以“雉堞亭亭倚翠微”描绘清微亭所处的山景,而“高楼袅袅弄清晖”则写出夜晚的氛围;颔联写诗人与友人一同登山,感受到清凉的夜风;颈联则以雨后青山和安静的鸟鸣表现出自然之美;尾联则通过月亮映照下的翠绿景色和云彩浮动的美景进一步展示出大自然的奇妙。此外,诗人还提到与友人的交谈和写诗的过程,表达出自己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以及离别的惋惜之情。整首诗富有哲理且富有诗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登清微亭次祝教授韵》是南宋文人傅察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45年左右,此时正值南宋初期,北方沦陷,宋室南渡。这一时期,朝政腐败,战乱频繁,民众疾苦深重。 傅察作为南宋著名文人,其人生际遇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他在早年因战乱而离家避难,后又因为家族的背景被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傅察并未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他广泛涉猎古籍文献,并与当时的文坛人士多有交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 在这一时期,傅察的社会观察和人生体验更为丰富,他的诗歌作品也因此具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实关怀。在《晚登清微亭次祝教授韵》这首诗歌中,他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晚登清微亭所见之景,抒发了自己对家国山河的忧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