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渡辽

标题包含
渡辽
身隔辽东渡,心怀冀北群。 会归苏属国,却忆范将军。 风陈横秋雁,雷声吼夜蚊。 方言莫相笑,唐梵本殊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离家乡,心系众士; 他日归来,犹忆良将; 秋风雁行,夜雷震蚊; 地域异音,各有所长。
去完善
释义
【渡辽】: 1. 刘著:字景升,号玉峰居士,宿州(今安徽宿州)人。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 2. 辽东:地区名,泛指中国东北地区,尤指辽宁省一带。 3. 冀北:即河北地区,位于山西省北部、河北省南部。 4. 苏属国:此处指汉代的苏武,他曾在匈奴被扣19年,依然坚守汉节,后被赦免回到汉朝,被誉为“苏属国”。 5. 范将军:指范仲淹,宋代著名文人、军事家,曾任天平军节度使兼知东平府事,因抗击西夏有功而受到世人赞誉。 6. 陈横秋雁:描述秋日风景的画面,意为秋雁排列整齐,飞翔在空中。 7. 雷声吼夜蚊:形容夜晚的宁静,雷声象征大雨来临前的寂静,夜蚊表示秋天的凉意。 8. 唐梵:古代对汉语和梵语的并称。这里指的是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
去完善
赏析
《渡辽》刘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身处辽东,心念冀北的豪壮气概。在诗中,作者将自身比作了汉代出使匈奴的苏武和东汉时期出征匈奴的将领范羌。诗人以雷声喻战斗的激烈,风声象征胜利的预兆。末句“方言莫相笑,唐梵本殊分”则表示诗人认为自己虽身处异乡,但用乡音吟咏诗篇并无不妥,因为地域的差异只是表面现象,诗词的美感才是永恒不变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渡辽》是金朝文学家刘著创作的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18年,正值金朝崛起之际,北方边疆战乱频繁。刘著因曾任东上合门使,负责护卫皇帝,多次随军出征,对边塞风情有深厚的体验。因此,他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辽河边的苍茫景色和艰苦的行军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忠诚和对边疆安宁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