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彦高即事

标题包含
次韵彦高即事
福威看九落,笔削在麟经。 中道亡三鉴,危时忆九龄。 网罗无处避,鼙鼓不堪听。 身远辽阳渡,心怀岘首亭。 脱巾头半白,倾盖眼谁青。 断雁西风急,潸然涕泗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幸福和权威如同九天之落,笔下留情却见麒麟温顺。 中途失去了三鉴,危险时刻怀念九龄。 连网都找不到躲避的地方,战鼓之声让人难以忍受。 身在辽远的渡口,心却向着岘首亭。 脱下的头巾一半已变白,揭开车盖目光谁又清明。 失群的孤雁在西风中疾飞,泪雨潸然而下。
去完善
释义
1. 福威:地名,此处指福建地区。 2. 九落:指九溪山的所在位置,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北郊的寿山乡的九峰村。 3. 笔削:古时的书籍校订与修改工作,也可以理解为教育、文化事业。 4. 麟经: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书名,指《春秋》。 5. 中道:中途,半路。 6. 三鉴:指镜子,借指反躬自省的能力或行为。 7. 危时:艰难困苦的时刻。 8. 九龄:唐代大臣张九龄,以贤能著称。 9. 网罗:比喻纷繁复杂的事物。 10. 鼙鼓:古代战鼓。 11. 辽阳渡:地名,位于今辽宁省辽阳市。 12. 岘首亭:岘首山附近的亭子,位于湖北省襄阳市。 13. 脱巾:摘下头巾,表示不拘小节、随意闲适。 14. 倾盖:形容初次见面便互相交谈甚欢的情谊。 15. 断雁:失群的大雁。 16. 西风:秋风。 17. 潸然:形容流泪的样子。 18. 涕泗:眼泪和鼻涕。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宋代诗人刘著的《次韵彦高即事》,以古风的形式表达了作者身处乱世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首联描绘了作者所处的混乱时代,如同福威将军般无力改变现状;颔联则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感慨时局不稳;颈联描述了现实中的困境和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尾联抒发个人情感,表达远离战场、心系家乡的忧虑,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全诗以描绘战乱场景为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身处的困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彦高即事》是南宋诗人刘著的一首古诗,创作于公元1174年。当时正值金朝统治中原,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的时期。 刘著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年轻时曾随父宦游于长安、洛阳等地,对中原的繁荣有深厚的记忆。然而,随着金人的入侵,这一切都成为泡影。刘著目睹了山河破碎、人民离散的痛苦景象,心中的悲愤之情难以言表。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刘著创作了这首《次韵彦高即事》,以表达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句中的“荒台”、“废垒”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中原地区战争留下的疮痍。而“断桥流水”、“野渡横舟”等意象,则表现出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流露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