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彦高暮春书事

标题包含
次韵彦高暮春书事
平生漫浪老清晖,却扫丘园属少微。 世乱伤心青眼旧,天涯流泪白云飞。 羁愁只忆中山酒,贫病长悬子夏衣。 泽畔行吟谁念我,祗应形影自相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平静的岁月里逐渐老去,隐居田园把微小的幸福托付。 世道混乱时,那些真诚的故友和往事令人心痛;面对漂泊不定的生活,泪水不禁像白云一样翻涌。 满怀忧愁中只有怀念那迷人的美酒,贫穷多病时更是珍惜那一袭子夏衣。 在水边行走、朗诵诗歌时,谁会想起我呢?大概只有形单影只的自己相伴吧。
去完善
释义
《次韵彦高暮春书事》刘著的注释: 1. 平生:一生。 2. 漫浪:自由散漫,不拘小节。 3. 老清晖:指年龄已大,但风采依然。 4. 却扫丘园:指辞官归隐田园。 5. 属少微:指归隐山林,不与世人争名逐利。 6. 青眼旧:形容故人旧交。 7. 天涯:遥远的地方。 8. 羁愁:离别的忧愁。 9. 中山酒:古代中山国所产的美酒。 10. 子夏衣:春秋时期子夏之女所缝制的衣物。 11. 泽畔行吟:屈原被贬在湘江畔行吟的情景。 12. 祗应:只能。
去完善
赏析
刘著的这首《次韵彦高暮春书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沧桑的感慨和对故友往事的回忆。首联中的“漫浪”和“清晖”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其超然物外的境界;而“却扫丘园”则暗示出诗人退隐田园的愿望。颔联中的“青眼旧”指代往昔的朋友,表达了对世事混乱、故人难觅的忧伤;而“白云飞”则象征着诗人的思乡之情。颈联中的“羁愁”抒发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愁绪,以及对故乡中山酒的怀念;而“贫病”则揭示了诗人的生活困境,以及对子夏衣的渴望。尾联中的“泽畔行吟”借用了屈原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以及对知己的渴求。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彦高暮春书事》是南宋文学家刘著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256年左右,正值南宋后期,时局动荡不安。 在这段时间里,刘著生活困苦,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他曾任地方小官,但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排挤,一生郁郁不得志。然而,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对民生疾苦有了深刻的了解,也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的思考。 当时,南宋王朝在蒙古帝国的侵略下岌岌可危,国家政治腐败、军事疲弱,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刘著以诗歌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呼吁朝廷改革弊政,挽救国家危亡。 《次韵彦高暮春书事》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描绘了暮春的繁华景象,但实际上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无奈。这首诗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是对人生际遇的反映,更是对时代背景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