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韦况
我有心中事,不与韦三说。秋夜洛阳城,明月照张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有一件心事,无法与韦三分享。在洛阳城的那个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张八。
去完善
释义
1. 韦三:诗人好友韦况的排行。
2. 洛阳城:中国古都之一,唐朝东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约的一首赠别诗。诗的前两句“我有心中事,不与韦三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他有一些心事无法与韦三分享,这可能是因为两人之间存在某种隔阂或者误解,也可能是诗人认为韦三无法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这种表达方式让读者产生好奇心和共鸣,想要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的后两句“秋夜洛阳城,明月照张八”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夜景。秋天的夜晚,月光洒在洛阳城的每个角落,照亮了张八的居所。这里以洛阳城和张八来象征诗人与韦三的友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诗人通过这一景象传达了一种豁达的心境,即使心中有事,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去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韦况》是唐朝诗人李约于公元825年左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在这首诗中,李约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将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公元825年,即唐敬宗宝历元年,李约正处于人生的鼎盛时期。此时的他,才学横溢,声名远播,受到朝廷的重视。然而,在这个看似辉煌的时刻,李约的内心却充满了忧虑和惆怅。他看到国家的腐败、社会的动荡,深感自己无法力挽狂澜,挽救这个即将崩溃的王朝。因此,他在《赠韦况》中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此来寄托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一时期,唐朝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政治腐败、军事失利、民众疾苦等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尽管如此,文人墨客们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他们用自己的诗歌和文章,传达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社会公正和人文关怀的呼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约的诗作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