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寒食

标题包含
寒食
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 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 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 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镃(1153年-1221年),字功甫,号约斋,又号竹斋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父亲张濡曾任朝议大夫,母亲是宋高宗赵构的女儿秦鲁国大长公主。 张镃年轻时就才华横溢,受...查看更多
毛这么多
去完善

译文
地点偏僻且人口稀少,屋檐宽敞但燕子未曾飞过。 因有忧虑而写诗喝酒的时刻很少,寒冷的日子和雨水却很多。 他们的名字源于农具,胸襟则与钓鱼的蓑衣有关。 不要对季节更替感到惊讶,要知道自己的本分并坚持到底。
毛这么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地僻人稀到:指环境偏僻,很少有人来拜访。 2. 檐虚燕未过:檐下空旷,燕子尚未飞过。 3. 清愁诗酒少:表达的是一种淡淡的忧愁,这里的“诗酒”指的是吟诗饮酒的雅趣。 4. 名字因农具:这句是说作者的名字源于农具。 5. 安分看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顺应自然规律。
毛这么多
去完善
赏析
《寒食》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寂静和孤独,以及在这特殊节日里的感慨。首先“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一句表现出周围环境的寂静,同时传达出诗人的孤独心境。接下来,“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则道出了诗人在这个特定的日子中,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然而,诗人在后半部分却展现出了乐观的人生态度,通过“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来表达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最后“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则鼓励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变化时,要保持淡定的心态,做好自己的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外部环境的感叹,也反映出其内心世界的坚定与豁达。
毛这么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食》是宋代诗人张镃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节日气氛中的思念之情。根据您的要求,下面是我为您编写的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在宋宁宗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的春天,寒食节来临之际,诗人张镃看到窗外春意盎然的景象,心中涌起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时,他的父亲刚刚去世不久,母亲也因病卧床不起。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张镃的内心充满了悲痛和忧虑。 这个时期的南宋政权已经日渐衰弱,政治斗争激烈,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张镃作为一个文人,深感世事无常,人生短暂。他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希望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首《寒食》中,张镃巧妙地运用了清明时节的景物,如梨花、柳絮、燕子等,以及寒食节的习俗,如火冷、烟深等,来表达对亲人、家乡和故国的思念之情。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更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毛这么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