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寿千奴监司

标题包含
寿千奴监司
绿鬓貂蝉合殿中,輶车又过大江东。 九重行侍君王宴,五度曾乘御史骢。 好学襟怀开霁月,爱民心事蔼春风。 夜深香火听舆诵,好是称觞寿母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宫殿之中,我与你共度美好时光,犹如绿鬓红颊的貂蝉一般。我们的车队穿越大江,如同天马行空般自由自在。我们一同陪伴君王共赴盛宴,共享欢声笑语。我曾经五次乘坐御史骢马出行,共同度过这美好的岁月。 我爱学习,热爱求知,内心开阔如明月高悬。同时,我也关爱百姓,期待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就像春风拂面,让人心生喜悦。夜深人静之时,我在寺庙里聆听着钟声和诵经声,心中默念着祝愿天下的母亲健康长寿。
去完善
释义
1. 绿鬓:指乌黑光亮的头发,意指年轻、活力四溢。 2. 貂蝉:古代皇宫中的侍从官,这里代指董天吉本人在朝为官。 3. 合殿:宫殿的正殿,帝王处理政事的地方。 4. 輶车:一种轻便的轿子,这里代指坐轿出行。 5. 大江:长江。 6. 九重:泛指皇宫内深重的地位。 7. 行侍:在帝王左右随侍,担任职务。 8. 五度:多次的意思。 9. 御史骢:御史所骑的马,这里象征董天吉做御史时的辛勤工作。 10. 好学:热衷于学习。 11. 襟怀:胸怀。 12. 开霁月:豁然开朗的心境。 13. 爱民:关爱百姓。 14. 心事:心中的想法。 15. 蔼春风:如春风拂面般亲切。 16. 夜深:深夜。 17. 香火:指庙宇祭祀祖先神明的供香燃烧时发出的气味,象征孝亲敬老。 18. 舆诵:众人歌颂的声音。 19. 称觞:举杯祝酒。 20. 寿母:为母亲祝寿。
去完善
赏析
《寿千奴监司》是一首描绘官员生活场景的诗篇,通过细节描述来展现作者的心境和理想。诗人以绿鬓、貂蝉等意象塑造了主人公的威严形象,用輶车、大江东等地域背景衬托其宦途生涯。“九重行侍君王宴”表明他在朝廷有很高的地位,参与重大活动;而“五度曾乘御史骢”则体现了他恪守职责,严肃治事的精神风貌。“好学襟怀开霁月,爱民心事蔼春风”是对官员品德的赞美,展现了他的博学、仁慈和对民生的关爱。最后两句描绘了深夜时分,官员聆听民间诉求的场景,充满了亲民和关怀之情,揭示了作者作为一个优秀官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全诗格调高昂,情景交融,颇具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董天吉的《寿千奴监司》作于明朝洪武年间(约公元1374年),此时期正值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中央集权、推行一系列改革的重要时期。董天吉作为一代诗人,身处变革之中,深刻体会到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风云变幻。 在诗人的青年时期,正是战乱频仍之际,民生凋敝,人民饱受战火之苦。董天吉虽然出生于书香门第,却也难敌世事无常。他参军入伍,积极参与抗击蒙古侵略者的斗争,历经沧桑,最终因功升任千奴监司一职。董天吉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从士兵到官员的蜕变,这种人生阅历使他更加珍视国家和民族的和平与繁荣。 在这一特殊时期,社会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文人志士纷纷投身国家建设。明代初期,朱元璋提出“厚本抑末”的经济政策,提倡节俭、抑制奢靡之风,并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以实现经济的复苏与发展。此外,朱元璋还大力整顿科举制度,选拔贤能,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与提高。 在这个背景下,董天吉以其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时代的脉络,用诗句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信心和对民族未来的期许。《寿千奴监司》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以及对国家治理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