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
一树梧桐烂熳开,紫沉黄玉是花材。
谁教著在朝阳地,勾引丹山老凤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满树的梧桐花开得正盛,紫色与黄色的花朵犹如珍贵的宝石般璀璨。
是谁把花儿种在阳光普照的地方,引得凤凰鸟从远方飞来欣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董天吉:明朝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景瞻,号翠屏山人,金陵(今南京)人。累官山西参议,卒于官。
2. 一树梧桐:即一株梧桐树。
3. 烂熳开:花朵盛开的样子。烂熳,本指花盛开的样子,这里用作状语。
4. 紫沉黄玉:形容梧桐花的颜色,紫色深沉如黄玉。
5. 花材:花朵的材料,这里指梧桐花的花瓣。
6. 谁教著:谁能教导。这里是对凤凰的拟人化描写,表示凤凰因为朝阳下的梧桐花开而飞来。
7. 朝阳地:向阳的地方,阳光充足的地方。
8. 勾引:吸引。
9. 丹山:相传为凤凰的诞生地。丹山位于广东潮州潮安县东凤镇,有“凤山”之称。
10. 老凤:年纪较大的凤凰,这里是比喻诗人的自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梧桐树的景象。诗人通过“一树梧桐烂熳开”展现了梧桐树的茂盛和繁荣,而“紫沉黄玉是花材”则描述了梧桐树叶的颜色变化,从紫色到黄色,犹如宝石般璀璨。
接下来,诗人在第二句中提到了朝阳,寓意着希望和新生。而“勾引丹山老凤来”则表达了凤凰这种神话中的神鸟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从远方的丹山飞来。在这里,凤凰象征着美好、高贵和吉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梧桐树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将自然与神话相结合,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梧》是明代诗人董天吉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梧桐树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诗词的创作时间和作者的相关人生际遇。《梧》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董天吉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但因战败而被俘,后来逃出敌营,继续抵抗。他的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明朝末年,朝政腐败,宦官专权,政治黑暗。此外,当时的科举制度已陷入僵化,选拔的人才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对现实产生不满,开始寻求改革的道路。董天吉作为一位关心国事的诗人,他的诗作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特点。
在《梧》这首诗中,董天吉通过对梧桐树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赞美。他认为梧桐树虽然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但依然能够茁壮成长,这就像他本人一样,尽管面对困境,依然坚守信念,勇敢前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一种态度,那就是要像梧桐树一样,坚韧不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理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