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利监收

标题包含
送利监收
开眼合眼,道契寰中。 东行西行,禅非物外。 大仰插锹叉手,靴里动指头。 南泉把镰刈茅,谁人知此意。 今也道不及古,僧僧解数满肚。 但寻雪月风华,失却昔年活路。 不能返照回光,法界毗卢全露。 阿呵阿,笑倒利头陀,风前月下啰哩啰。 深夜处分诸火客,你看甚么火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睁开眼睛又闭上,大道贯通宇宙间。 向东行去或向西,禅并不在物外处。 大大地抬头叉手,靴子里动了手指头。 南泉拿着镰刀割茅草,谁能明白这意思? 如今修道已经不如古代,和尚们肚子里满是技艺。 只寻找风雪明月风采,失去了过去的生路。 不能反观内心,整个法界就显露无遗了。 啊哈啊,笑得倒利头陀,在风前月下发出了啰嗦的声音。 夜深时分处理各种火灾的客人,你看看什么火势颜色。
去完善
释义
1. 开眼合眼,道契寰中:开眼闭眼,都能领悟大道,契合天地。 2. 东行西行,禅非物外:无论向东向西行走,禅宗并非超脱物外。 3. 大仰插锹叉手,靴里动指头:描述僧人辛勤劳作的场景。 4. 南泉把镰刈茅,谁人知此意:南泉用镰刀割茅草,谁能理解他的用意? 5. 今也道不及古,僧僧解数满肚:现在的僧人学问虽多,但不如古人纯真。 6. 但寻雪月风华,失却昔年活路:过分追求美好风光,失去了曾经的修行之路。 7. 不能返照回光,法界毗卢全露:不能反观自省,佛法的真实面目就完全显露出来。 8. 阿呵阿,笑倒利头陀,风前月下啰哩啰:感叹无法领会佛法的人,只会嘲笑修行的僧人。 9. 深夜处分诸火客,你看甚么火色:深夜时分,处理各种事务,你看清楚事情的本质了吗?
去完善
赏析
《送利监收》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禅宗的哲学思想。诗人以轻松的语气描绘了利监收(一位僧人)的形象,以及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禅道。诗中的“开眼合眼,道契寰中”意味着无论睁眼还是闭眼,道都在世界中契合,强调了禅宗的内在修行和对生活的关注。接下来的诗句则描述了利监收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禅道的情景,如“东行西行,禅非物外”表明了禅无处不在,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描述利监收的行为和态度,表达了禅宗对生命的理解和实践。这种生命哲学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生命的真谛,而不是拘泥于传统的佛教教义。同时,诗中还批评了一些僧人过分追求形式化的修行,忽视了生活中的真实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利监收》是南宋诗人释文准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13世纪,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地区战火纷飞,民众生活困苦。然而,南方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却相对繁荣,诗歌创作也非常活跃。 释文准在这一时期的生活并不如意,他是一名僧人,长期在民间传教,接触到了许多底层民众的苦难。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和谴责。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