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日闲居

标题包含
夏日闲居
无人到穷巷,长日守闲居。 宿火惟烘药,新晴还晒书。 邻翁伴村酒,稚子课园蔬。 门外蒿莱地,泥深不用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无人到陋巷,长久居住在悠闲之地。 晚上只有炉火温暖药材,天气晴朗适宜晒书。 邻居老头在村子里喝酒,小孩子学习种植菜园。 门外的荒地长着蒿菜,泥土深厚无须耕种。
去完善
释义
1. 无人:指没有访客。 2. 穷巷:偏僻的巷子,这里指作者所处的简陋居所。 3. 长日:漫长的白天,表示时间充足。 4. 闲居:指闲散的生活状态。 5. 宿火:燃了一夜的火,这里指燃尽的柴火灰烬。 6. 烘药:烘干药材,这里暗示作者的隐逸生活。 7. 新晴:刚刚放晴的天气。 8. 晒书:晾晒书籍,这里指整理藏书。 9. 邻翁:邻居的老者。 10. 伴村酒:一起喝酒的乡村朋友。 11. 稚子:幼小的孩子。 12. 课园蔬:在菜园里劳动,学习种菜。 13. 蒿莱地:杂草丛生的荒地。 14. 泥深不用锄:指门外的荒地由于杂草丛生,泥土深厚,不用耕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田园生活画卷。首联“无人到穷巷,长日守闲居”,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安静与寂寥。接着,“宿火惟烘药,新晴还晒书”两句,写的是诗人的生活琐事,展现了他在闲暇时烘干草药、晒太阳读书的生活片段。颔联中的“邻翁伴村酒,稚子课园蔬”则描绘了乡村邻里的温馨场景,邻居老翁陪着小孩子们采摘园蔬,享受着轻松愉快的田园时光。而尾联“门外蒿莱地,泥深不用锄”,则是诗人站在自家门前,看着门外的荒地,虽然已经满是泥泞,却并不用去耕种,表现了他对这种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满足与热爱。整首诗以简练的诗句传达出恬淡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向往与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闲居》是明代诗人俞汝尚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明朝永乐年间。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墨客们多喜爱悠闲的生活,因此出现了许多描绘闲居生活的诗篇。这首诗以夏日的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和人生的哲理。 俞汝尚在永乐年间曾任吏部郎中、侍讲学士等职,为官清廉正直。然而,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他并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因此在诗中流露出对世事的不满和对人生道路的无奈。 这首《夏日闲居》正是创作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诗人在闲居的生活中,通过对夏日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