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久客

标题包含
久客
久客西城里,人家似旧邻。 众知趋事懒,僧厌打门频。 倦枕费窗竹,开书破砚尘。 阴晴消白日,门巷忽青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时间居住在西城里,周围的人家仿佛成了熟悉的老邻居。大家都知道我疏于处理俗务,而僧人也不喜欢频繁地敲门。疲劳时躺靠着窗边的竹子,打开书本却发现墨砚蒙上了尘埃。天气晴朗和阴雨交替之间,白天的时间悄然流逝,而忽然发现春天已经来到了门前的巷子。
去完善
释义
《久客》是唐代诗人俞汝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注释: 1. 久客:长时间在外的旅客。 2. 西城:泛指城市的西部区域。 3. 人家:住户、居民。 4. 似旧邻:感觉像熟悉的老邻居一样亲切。 5. 趋事:办事、处理事务。 6. 懒:懒散、怠惰。 7. 僧:僧人,此处代指寺庙。 8. 打门:敲门。 9. 频:频繁。 10. 倦枕:疲倦的枕头,形容睡眠无精打采。 11. 费窗竹:指竹子遮挡窗户影响光线,需要调整。 12. 开书:翻阅书籍。 13. 破砚:用旧的砚台。 14. 尘:尘土、污渍。 15. 阴晴:天气的变化,阴天和晴天。 16. 消:度过、消磨。 17. 白日:白天、光明。 18. 门巷:住宅区的街巷。 19. 青春:春天,此处指春意盎然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久客》这首古诗描绘了诗人离家在外、漂泊他乡的生活场景。诗人在首联和颔联描述了城市里的人们与邻居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由于疏于事务而遭受僧人频繁打扰的情景。颈联则通过“倦枕费窗竹,开书破砚尘”两句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疲惫与无奈。然而,尾联中诗人却突然笔锋一转,在描述阴晴不定的天气时,展现出了春天悄然降临的景象,从而为整首诗带来了希望与生机。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深刻反映了作者内心情感的波澜变化,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执着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久客》是清代诗人俞汝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乾隆年间,当时清朝正处于国力鼎盛时期,但同时也面临着社会矛盾的逐渐激化。 在人生际遇方面,俞汝尚在青年时期便才华横溢,受到朝廷重用,但在官场中屡遭挫折,最终选择辞官回乡。他的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世事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独特的见解,从而形成了他诗中独具一格的风格。 在时代背景方面,乾隆时期的中国社会发展较为稳定,但由于长期的封闭自守,导致国内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同时,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清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俞汝尚的诗作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反映出了时代的脉动和人民的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