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南轩
云气披猖月意孤,冬青倒影上庭隅。
灯横老荠蛾方去,书掩新芸蠹已无。
一世尽知关鲁酒,十年不拟叹齐竽。
支颐坐觉疏星没,独扣龙头泻酪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清冷如孤舟,飘逸的云彩洒在庭院的角落。老屋里一盏摇曳的灯火下,一只飞蛾刚刚离去;书房里,新的书卷已经覆盖了虫子啃食的痕迹。一生都在谈论醇美的烈酒,却不想提及那些庸才。倚靠在窗前,看着星星慢慢落下,独自斟满一杯美酒,品尝着生活的滋味。
去完善
释义
《寓居南轩》注释如下:
1. 披猖:形容云气肆意飘荡的样子。
2. 月意孤:月亮的意境孤独而冷清。
3. 冬青:常绿乔木,此处指代冬青树。
4. 倒影:被水或镜等反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
5. 庭隅:庭院的一角。
6. 老荠: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可酿酒。
7. 灯横老荠:指灯光照在老荠上。
8. 蛾方去:蛾子刚刚飞走。
9. 书掩新芸:书籍放在新鲜的书架上。
10. 蠹已无:蠹虫已经没有了。
11. 一世尽知关鲁酒:世人皆知鲁酒的美名。
12. 十年不拟叹齐竽:十年间没有打算感叹齐国的竽。
13. 支颐:托着下巴。
14. 疏星没:稀疏的星星逐渐消失。
15. 独扣龙头泻酪奴:独自击打龙头的节奏,吟唱诗歌。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个人情感的诗歌。在诗人的眼中,冬天是孤独的,但月亮却显得格外明亮。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郁。同时,“冬青倒影上庭隅”这一句则描绘了冬天自然环境的寒冷和宁静。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生活的细节:灯火摇曳,书籍被虫子蛀食。这些画面展现了诗人孤独、寂静的生活状态。此外,“灯横老荠蛾方去,书掩新芸蠹已无”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诗人的无奈。
“一世尽知关鲁酒,十年不拟叹齐竽”这两句表达了对世俗的看法。诗人认为人们只关心物质享受,而忽略了精神追求,这让他感到悲哀。而“齐竽”则是对这种现象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满。
最后,诗人通过“支颐坐觉疏星没,独扣龙头泻酪奴”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对现实的无力感。在这样的夜晚,诗人只能独自饮酒,感慨万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看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寓居南轩》是南宋诗人朱槔在江南地区寓居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南轩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朱槔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时期。然而,在江南地区,由于地理优势,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人民生活也相对安定。朱槔在此地寓居期间,或许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或许是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创作了许多反映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诗篇。
在南轩寓居期间,朱槔可能受到了苏轼、陆游等诗人以诗寄情的启发,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景观之中。他的诗歌具有清新脱俗的特点,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寓居南轩》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时期,而诗人在江南地区的寓居生活则相对安定。在这种环境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和人生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