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别旧山

标题包含
别旧山
旧伴同游尽却回,云中独宿守花开。 自是去人身渐老,暮山流水任东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于鹄,字士鸿,号红兰主人。清代画家,生卒年不详,活动于乾隆时期(1736-1795)。江苏苏州人。 于鹄擅长花鸟、草虫、蔬果等题材,尤以画葡萄著称,有“于葡萄”之称。他的画风工细,设色艳丽,富有装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曾经一起游玩的朋友们都已经离开,只有我还在这里独自守候花朵的绽放。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身体逐渐衰老,而夕阳下的群山和流淌的小溪却依然永恒。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别旧山:指离开故乡。 2. 伴:同伴。 3. 尽却回:全都回去了。 4. 云中:指云端或天空中。 5. 独宿:独自住宿。 6. 花开:花朵开放。 7. 是:此,这个。 8. 去人:离去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9. 身渐老:身体逐渐衰老。 10. 暮山:傍晚的山。 11. 流水:流动的河水。 12. 任东莱:任凭它从东边流过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别旧山》是一首描绘离别和孤独的诗。首句“旧伴同游尽却回”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别离的场景,展现了世事无常的感慨。第二句“云中独宿守花开”则将诗人的孤独形象地描绘出来:在云端独自守望,期待着花开的时刻。接下来的两句“自是去人身渐老,暮山流水任东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逐渐老去的事实感到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然界的欣赏与敬畏。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旧山》是唐朝诗人于鹄的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世纪,即唐朝中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也空前发展。人们对于感情的表达也更加丰富多样,特别是离别之情,更是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人生际遇方面,于鹄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仕途并不顺畅。这使得他对于人生的离合聚散有了更深的感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别旧山》,表达了对于过去的告别和对未来的期许。 此外,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也相对开放,人们对于情感的表达更加直接和真诚。这也使得诗人能够更加真实地描绘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从而使这首诗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