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独秀峰

标题包含
独秀峰
一山夐出众山中,日照烟浮紫翠浓。 山不争高人共仰,几多丘垤俨相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座山峰卓然屹立在群山之中,阳光照射在烟雾缭绕的山巅,形成一片浓郁的紫翠色彩。这座山并不争强好胜,但却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周围的丘陵和山丘都竞相仿效它的高度。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独秀峰:位于广西桂林的一座山峰,以其挺拔秀丽而得名。 2. 一山夐出众山中:意为一山独立,远远地突出于其他众多山峰之间。"夐"意为远。 3. 日照烟浮紫翠浓:形容阳光照耀下的独秀峰烟雾缭绕,紫气浓郁。"紫翠"在此指紫气与翠绿的色彩交织。 4. 山不争高人共仰:意指尽管山峰并不争夺高耸入云的地位,但它的高度仍引得人们共同仰望。"人共仰"表示众人一同敬仰。 5. 几多丘垤俨相从:意思是尽管周围有许多丘陵小山相伴,但它们都无法掩盖独秀峰的巍峨壮观。"丘垤"指的是丘陵和小山,"俨"有严肃庄重之意,"相从"表示相随相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独秀峰为描绘对象,展现其独特之美。首句“一山夐出众山中”描绘出独秀峰屹立于群山之中的雄伟景象,通过对比强调了其卓尔不凡的地位。次句“日照烟浮紫翠浓”则刻画了阳光照射下的山峰,云雾缭绕,色彩斑斓的景象,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接下来两句“山不争高人共仰,几多丘垤俨相从”则是诗人对于独秀峰的象征意义的阐释。首先,诗人指出虽然山峰本身并不争强好胜,但它的高度和险峻却使得人们不得不对其产生敬仰之情,这是一种自然力量的体现,也是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的表现。其次,诗人又通过比较其他普通山丘与独秀峰的差距,进一步突显了独秀峰的与众不同之处。这两句诗共同构建了一种仰望、崇敬的氛围,使读者更加感受到独秀峰的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独秀峰》是南宋诗人陈岩于淳熙三年(1176年)在桂林所作。这一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内外忧患不断。在中原失陷、南宋偏安江南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感慨时事,抒发爱国情怀。 陈岩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在此时游览了独秀峰,看到秀美的山水风光,触景生情,联想到了国家破碎的悲惨现实。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为了表达心中的悲痛和忧虑,他创作了这首《独秀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