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惜莲花

标题包含
惜莲花
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夜风。留样最嗟无巧笔, 魂断旧溪憔悴态,冷烟残粉楚台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昨天在池塘边我看到一片红叶,昨晚的寒风使它更加消瘦。这幅景象让我感叹没有一双巧手来描绘它。我仿佛看到了它憔悴的样子,就像一位美人儿,披上了楚台东边的冷烟和残粉。
去完善
释义
1. 半塘:地名,此处并无确指,可能是诗人所在地的某个池塘。 2. 金方:这里指的是种花的技艺和方法。 3. 留样:保留植物的种子或者插枝以供来年种植。 4. 楚台东:古楚地的一座高台之东。楚台是古代楚地的高台建筑,多用于观览风景和举行宴会等场合。
去完善
赏析
《惜莲花》这首诗描绘了莲花在风雨摧残下的憔悴之态,表达了诗人对其不幸命运的同情与惋惜。首句“半塘前日染来红”描绘了莲花盛开时的美景,次句“瘦尽金方昨夜风”则描绘了莲花在风雨摧残后的凋零景象。 “留样最嗟无巧笔”一句,诗人感叹无法将眼前的景象完美地描绘出来,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无奈之情。最后两句“魂断旧溪憔悴态,冷烟残粉楚台东”进一步描绘了莲花凋零的情景,使人心生怜悯。 整首诗通过对比莲花盛开与凋零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无常,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和惋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惜莲花》是唐代诗人崔橹所创作的咏物诗。这首诗描绘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以及花落莲瓣的惋惜之情。从诗中的描绘,可以看出崔橹对于莲花有深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于人生百态的感慨。 这首诗歌创作于晚唐时期,此时社会动荡,人们生活困苦。崔橹在仕途上并无大的建树,这也使他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去观察身边的事物,从而创作出这些流传后世的诗篇。另一方面,由于战乱频发,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消逝有着更为深切的感受,因此在诗中流露出对花落莲瓣的惋惜之情。 这个时期的文人多有志向抱负,他们感叹世事变迁,试图通过文学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因此,《惜莲花》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背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