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南城县麻姑山
似前如却玉堆堆,薄带轻烟翠好裁。斜倚兔钩孤影伴,
惊讶昔人曾羽化,此中争不接瑶台。
诗手难题画手惭,浅青浓碧叠东南。尘愁世界忙心在,
家风负荷须名宦,可惜千峰绿似蓝。
差烟危碧半斜晖,何代仙人此羽飞。高袖镇长寒柏暗,
声利系身家系念,今生辜负六铢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同以前的玉石般珍贵,轻盈的衣衫仿佛用翠绿的烟雾裁剪而成。一个人独自倚靠在那,只看得见一只兔子和它的倒影。
令我们惊讶的是这里曾是古人羽化成仙的地方,现在竟然无人打理了。诗人在这里遇到了难题,而画家则因此感到惭愧。这一片山清水秀的景象一直延伸到东南方向。
我们的烦恼源于这个世界的忙碌与纷扰,而家世的压力使我们必须追求功名。遗憾的是,这里的美景也无法被世人所欣赏。
透过那缭绕的雾气,我们看到那些曾经住着神仙的房屋已经破败不堪。曾经的高人隐士们也早已离去,只留下了那一地的回忆。我们为名利所累,忘却了曾经的梦想。现在看来,这一生真是辜负了那些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南城县:今江西省抚州市下辖县,地处江西省东部,盱江上游。
2. 麻姑山:位于南城县城西部,因山中有一峰名为“麻姑峰”而得名,是道教圣地之一,相传麻姑在此修道成仙。
3. 崔橹:唐朝诗人,约生活于唐文宗至唐宣宗时期,他的诗作以描绘山水、抒发个人情怀为主。
4. 玉堆堆:形容麻姑山山峦重叠、美如玉石的景象。
5. 薄带轻烟翠好裁:描绘山中的烟雾缭绕、绿意盎然的美景。
6. 兔钩:即玉兔,传说中月宫里的玉兔,这里指月亮。
7. 羽化:道家术语,指修炼得道之人死后飞升成仙的过程。
8. 瑶台: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9. 浅青浓碧叠东南:描绘山中的绿树层层叠叠,仿佛从东南方向延伸开来。
10. 家风负荷:意指家族传统、家族期望与责任。
11. 六铢衣:佛教用语,指仙人所穿轻盈的衣物。
去完善
赏析
该诗以麻姑山的独特景象开篇,描绘了神秘又迷人的仙境氛围。在画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色彩,通过巧妙地运用“惊”“争”等词汇,使整首诗更具有深度和内涵。诗人把人生困局融入仙境之中,形成了极其深刻的对话。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世的追求与现实的挣扎之间的无奈,体现出诗人复杂的心境和情感状态。
对于诗中的哲理和隐喻,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去发掘其中的丰富内涵,享受诗词之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南城县麻姑山》是晚唐诗人崔橹的一首描绘麻姑山的诗篇。这首古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初的晚唐时期,正是唐朝国势逐渐衰落之际。崔橹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对世事沧桑有着深刻的体会。
此时,晚唐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加上宦官专权,使国家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身为文人,崔橹无法回避这种现实,他的诗作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普遍忧虑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