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泊船江村
芳草青青古渡头,渔家住处暂维舟。残花半树悄无语,
自怜爱失心期约,看取花时更远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长满绿草的古渡口,渔家的船暂时停靠在此。
树上只剩下一些花瓣,默默无言。
独自哀伤错过了约定的时间,赏花的时候却要离家远游。
去完善
释义
《春晚泊船江村》是一首描绘春日傍晚停泊在江边村庄的诗。以下是对其中词语的注释:
1. 春晚:春天的末尾,即晚春。
2. 泊船:停泊船只。
3. 江村:指江边的小村庄。
4. 青草:春天里的草,这里表示季节。
5. 古渡头:古老的渡口。
6. 渔家:以捕鱼为生的家庭。
7. 住:居住。
8. 处:地方。
9. 暂:暂时。
10. 维舟:将船系在岸边。
11. 残花:凋谢的花朵。
12. 半树:一半数量。
13. 悄:静静地。
14. 无语:没有说话的声音。
15. 自怜:自我同情。
16. 爱失:失去所爱之物。
17. 心期约:心中的期望和约定。
18. 看取:观察。
19. 花时:花开的季节。
去完善
赏析
《春晚泊船江村》描绘了春日傍晚时分,诗人泊船于江村的情景。首句“芳草青青古渡头”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春日的景色,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接下来两句“渔家住处暂维舟。残花半树悄无语”则表现了诗人暂时停留在渔家的情景,以及暮春时节的寂静与落寞。
诗的后两句“自怜爱失心期约,看取花时更远游。”则是诗人抒发感慨之词。诗人因为失去与友人的心期之约而自责不已,于是决定继续远行,寻找新的心灵寄托。这首诗以其质朴的诗句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展现了诗人面对失意时的坚韧与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晚泊船江村》是唐代诗人崔橹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
在这段时间里,崔橹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但因不满当时的政治现状,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的生活。这种人生的起伏,使得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
此外,在唐朝晚期,科举制度逐渐被士人阶层所重视,很多文人志士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然而,当时的政治环境却使得他们难以施展才华,这使得他们对社会现实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而崔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了这首描绘春日江村美景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