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宏监寺开海田

标题包含
送宏监寺开海田
轩昂气宇要争先,及早乘时痛著鞭。 翻转江皋千顷浪,灵苗从此秀桑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昙华,又称法显法师,是中国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他生于公元334年,卒于公元420年,活了86岁。 释昙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对佛学有深厚的兴趣。他在19岁时出家为僧,开始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译文:昂首挺胸争取优先,抓住时机奋力前进。翻起江边的千层浪,智慧之苗在桑田中茁壮成长。
去完善
释义
1. 轩昂:这里形容气势宏伟的样子。 2. 气宇:这里指的是气概、风度。 3. 要争先:强调要力争上游,勇往直前。 4. 及早:尽早、赶快。 5. 乘时:抓住有利时机。 6. 痛著鞭:勤奋努力的意思。 7. 江皋:江边的地。 8. 千顷浪:形容波澜壮阔的景象。 9. 灵苗:这里指庄稼或农作物。 10. 秀:茁壮生长的意思。 11. 桑田:即农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于宏监寺开垦海田的期许和信心。首句“轩昂气宇要争先”突显了宏监寺僧人昂扬的斗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他们不甘落后,决心在开垦海田的过程中奋勇争先。紧接着的“及早乘时痛著鞭”则强调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鼓励大家抓紧时光,毫不懈怠地努力耕作。 “翻转江皋千顷浪”形象地描绘了海田的开垦过程,表达出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依然有信心和力量去克服。最后一句“灵苗从此秀桑田”则预示着经过辛勤耕耘,海田将会变得肥沃,长出繁茂的庄稼,实现丰收的愿望。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海田开垦的信心,又抒发了他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7世纪的中国唐朝时期,佛教学者释昙华写下了这首名为《送宏监寺开海田》的著名诗篇。这首诗描绘了宏监寺在海边的田野上耕耘劳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事业的坚定支持和关注。 在这个时代,佛教在中国社会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僧侣和学者投身于佛法的研究和传播。释昙华便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不仅在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还积极参与寺庙建设和慈善事业。 宏监寺是当时的一座著名寺庙,位于海边的一个繁华城市。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发展和满足信徒的需求,宏监寺决定在附近的海滩上开辟一片海田,种植农作物。这一行动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和赞扬,同时也引起了释昙华的广泛关注。 有感于宏监寺的这一善举,释昙华写下了这首充满激情的诗篇。诗中,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海边耕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勤劳、智慧和毅力的赞美。同时,他还表达了自己对佛教事业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送宏监寺开海田》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世纪的中国唐朝时期,反映了释昙华这位佛教学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佛教事业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