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会三山十二县宰

标题包含
会三山十二县宰
皇皇造化钧,橐籥生万汇。 林林满穹壤,异体实同气。 痛痒本相关,彼己当一视。 矧惟守令职,休戚我焉寄。 盍推若保心,睠焉抚孩稚。 横目事征求,往往学顽痹。 床剥肤已侵,鹰击毛尽挚。 但期己丰腴,皇恤彼憔悴。 近来二十年,贪风日滋炽。 蒲萄得凉州,西园哄成市。 环詹郡邑间,太半皆污吏。 民穷盗乃起,原野厌枯胔。 哀哉罹祸徒,念之辄挥涕。 天地忽开张,清飙扫氛曀。 我乃于此时,拥旄忝为帅。 顾慙老儒生,蹇拙乏长技。 同官为僚友,努力图共济。 惟闽古大都,星罗邑十二。 岂无良大夫,与我同厥志。 要如羔羊直,委蛇自无愧。 勿为硕鼠贪,踯躅乃多畏。 上方明黜陟,我亦公举刺。 民言即丰碑,令问疾邮置。 黄堂一巵酒,殷勤抒至意。 慎勿多酌余,忧心正如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真德秀(1178年-1235年),字景元,号西山,福建浦城人。南宋名臣、理学家,被誉为“闽学四贤”之一。 真德秀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中进士,历任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皇皇:伟大的样子。 造化:大自然的创造和演化。 钧:比喻国家政权。 橐籥:古代的风箱,用来冶炼金属,这里指生养万物的大自然。 林林:众多的样子。 穹壤:天地之间。 异体:不同的事物或现象。 同气:有相同的性质或特征。 痛痒:痛苦和快乐。 彼己:别人和自己。 一视:平等地看待。 矧:何况,况且。 惟:只有。 守令:地方长官。 休戚:喜悦与忧虑,泛指人的各种情感。 我焉寄:我将寄托在哪里。 盍:何不,表示反问的语气。 若保:像保护婴儿一样。 睠:回头看的意思。 抚孩稚:安抚孩童。 横目:用严厉的眼神看。 征求:征集赋税。 顽痹:顽固的人。 床剥肤已侵:百姓的生活受到剥削。 鹰击毛尽挚:官员就像捕食的老鹰一样残暴。 皇恤:怎能忍心。 近来来二十年:近些年来的二十年。 贪风:贪污之风。 蒲萄得凉州:指官员贪图财富。 西园:汉代皇宫中的园林,这里借指官僚富豪的宅邸。 哄成市:繁华得像市场一样。 太半:大部分。 污吏:腐败的官员。 民穷盗乃起:百姓贫穷才会起来反抗。 厌:堆积。 枯胔:死去的人体。 罹祸徒:遭受灾难的人。 挥涕:流泪。 清飙:清新的风。 氛曀:阴暗的氛围。 拥旄:指高级将领。 帅:统帅。 顾惭:感到羞愧。 老儒生:年老的读书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蹇拙:笨拙。 长技:擅长的技艺或才能。 同官:同一官署的同事。 努力图共济:一起努力奋斗。 惟闽:福建省的别称。 大都:重要的城市。 星罗:形容众多而散布。 邑:城镇。 良大夫:优秀的官员。 直:正直,真诚。 委蛇:从容的样子。 硕鼠贪:贪婪的官员。 踯躅:徘徊不定。 多畏:畏惧的东西很多。 黜陟:选拔和提升。 民言:民众的声音。 丰碑:指崇高的地位。 令问:好名声。 疾邮置:迅速传播。 黄堂:指县衙门。 巵酒:一杯酒。 抒至意:表达最诚挚的感情。 酌余:斟酒过量。 忧心:忧愁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道德伦理、政治责任感以及民生问题的诗篇。作者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性的事物,表达了对官僚腐败的强烈抨击和对清廉政治的热切期盼。同时,也揭示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状况,唤起人们的良知和责任。诗中描绘了不同阶层之间相互关爱、同仇敌忾的精神风貌,突显了诗人关注民生、励精图治的政治抱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会三山十二县宰》是南宋诗人真德秀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在这一年中,真德秀担任福建路提举常平茶盐公事一职,负责管理当地的财政和茶盐事务。 在这段时间里,真德秀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努力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他多次召开官员会议,商讨解决民众问题的办法。在会三山十二县宰的过程中,真德秀与各级官员共同商议如何加强地方治理,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当时,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金国入侵,蒙古崛起,外部压力使得南宋朝廷不得不加强对地方的管控。真德秀作为地方官员,一方面要应对战乱带来的困难,另一方面还要处理地方政务,可谓任重道远。在这种背景下,真德秀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人民谋求幸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