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泉州贡院举梁八咏 其七

标题包含
泉州贡院举梁八咏 其七
簪橐联辉三大老,节旄相映四贤侯。 作成后进须先进,引领时流作胜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真德秀(1178年-1235年),字景元,号西山,福建浦城人。南宋名臣、理学家,被誉为“闽学四贤”之一。 真德秀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中进士,历任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簪:古代用以固定发髻或顶冠的针形饰物,此指文人士大夫; 2.橐:原指口袋,此处意指学问; 3.联辉:并列的光辉,意为共同享有名声; 4.三大老:指旧时代泉州的三位著名的文人士大夫; 5.节旄:古代使者所持的符节上的羽毛装饰,此处象征尊荣的职位; 6.相映:相互映照,比喻互相映衬以显示各自的风采; 7.四贤侯:指四名贤能的地方长官; 8.作成:培育成才; 9.后进:后起之秀,新进的学者或官员; 10.须:必须; 11.先进:先行一步的人,这里指的是前辈; 12.引领:指引,带领; 13.时流:当时的风俗习惯; 14.胜流:社会上层的人士。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泉州贡院举梁八咏的诗篇,诗人真德秀借此表达了对于教育和人才的重视。在这首诗中,他描绘了教育界的各位杰出人物,他们以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影响着年轻一代。诗人在诗句中提到了“簪橐联辉”和“节旄相映”,这两个词组分别代表了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和四位功勋卓越的诸侯。这些前辈们以他们的成就和能力成为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激励着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同时,诗人还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培养新一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泉州贡院举梁八咏 其七》这首诗的作者是真德秀,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出生于1178年,逝世于1235年。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南宋末年,也就是1240年左右。 在这段时间里,真德秀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极高的文学才华,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直到晚年,他才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担任了泉州知府等职务。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就在他上任不久后的1235年,他便因病去世。 在这一时期,南宋正处于一个内外交困的局面。在北方,金朝不断对南宋施加压力,使得南宋不得不采取守势。在国内,由于政治腐败和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背景下,真德秀虽然身居高位,但他始终关注民生疾苦,努力推动改革,希望挽救国家的危亡。 在这首诗中,真德秀通过对泉州贡院举梁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他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宋时期知识分子在国家危难之际所展现出的忧国忧民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