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排遍第六(带花遍)

标题包含
排遍第六(带花遍)
向红尘里,有喧呼攘臂,转声辟众,莫遣人冤滥、杀张室,忍偷生。僚吏惊呼呵叱,狂辞不变如初,投身属吏,慷慨吐丹诚。 仿佛缧绁,自疑梦中,闻者皆惊欢,为不平。割爱无心,泣对虞姬,手戳倾城宠,翻然起死,不教仇怨负冤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喧嚣的世界中,有人勇敢地站出来,高声为自己辩护,不让他人冤枉自己,也不让仇恨和冤屈流传下去。尽管其他人都惊慌失措,但他依然坚定地表达自己的信念。他毫无顾忌地投入公堂,满怀信心地倾诉着自己的真情。 他的行为让人们吃惊,如同刚从狱中出来一样,他自己也以为自己是在梦境之中。听到的人无不感到惊讶和欢喜,因为他是那样的勇敢和不屈。他决定放弃自己的所爱,以泪面对自己的爱人,他用坚定的信念和行动,推翻了一切错误的评价,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不允许冤屈的声音被埋没。
去完善
释义
1. 红尘:比喻繁华的社会或世俗的生活。 2. 攘臂:形容激动地捋起袖子,表示愤怒。 3. 转声辟众:高声说话,使众人安静下来。 4. 张室:这里指的是春秋时期的秦国大夫张仪,他曾因言辞得罪了楚国宰相昭阳,被诬陷偷窃了和氏璧,后被释放。 5. 丹诚:赤诚的心意,真心诚意。 6. 缧绁:原指捆绑罪犯的绳子,后指囚禁。 7. 自疑梦中:自己怀疑是否在做梦。 8. 割爱:舍弃心爱的东西。 9. 泣对虞姬:典出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遂在乌江边自刎而死。临死前,他与爱妃虞姬告别,虞姬悲痛万分,最终亦拔剑自刎。 10. 倾城宠:形容女子美貌动人,这里的“宠”是指得到君王宠爱。 11. 翻然起死:形容很快恢复生机。 12. 不教仇怨负冤声:不要让仇恨和冤屈淹没正义之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作者以激昂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忠诚而坚定的形象。从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公正和真理的追求,即使面对困境和挑战。他坚定地相信自己内心的声音,不惧他人的质疑和反对。这种坚定不移的精神,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排遍第六(带花遍)》是宋代词人曾布的一首词作。曾布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职。他的词风清新婉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排遍第六(带花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渡初期,即公元1126年至1127年之间。这个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金兵南侵,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曾布作为朝中重臣,深感忧虑和责任重大。 在这一时期,曾布的人生际遇也非常坎坷。他曾因直言进谏而触怒皇帝,被贬谪出京。后又因政治斗争失败,被罢官还乡。然而,曾布始终坚守信念,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在故乡期间,他关注民间疾苦,积极参与地方事务,努力造福百姓。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曾布的词作也反映出他面对国事艰难时的忧国忧民之心。《排遍第六(带花遍)》便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典型作品。在这首词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向往宁静生活的愿望。同时,通过对比现实中的困境,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关切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