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陈倩游曾公岩韵

标题包含
和陈倩游曾公岩韵
从事区区厌独贤,寻幽深入翠微间。 旋开榛莽东郊路,偶得神仙旧隐山。 都峤三天临瘴水,灵岩十里接溪蛮。 何如咫尺邻风穴,杖履时时一往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尝试理解并呈现独自思考的乐趣,我深入这个繁茂的世界寻找一片清幽之地。打开了一条隐匿在广阔原野中的道路,偶然发现了一个古老的仙人隐居之处。这里的景色如此迷人,有高山、河流、绿荫与乡民共融。为何不去往那附近的古迹,可以随时前往探访呢?
去完善
释义
1. "陈倩":诗人名字,是作者的朋友。 2. "曾公岩":诗中的景点名。 3. "从事":官员的称谓,这里指作者的官职。 4. "区区":小地方,这里指作者的官职地位较低。 5. "厌独贤":厌倦独自为贤,表示作者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出游。 6. "寻幽深入翠微间":寻找幽静之处深入到绿意盎然的山林之中。 7. "榛莽":草木丛生的地带,这里指山路。 8. "都峤":即都峤山,位于广西桂林市。 9. "三天":指的是天上、人间、地府,这里是夸张的说法。 10. "瘴水":泛指南方有瘴气的水流。 11. "灵岩":意指有灵性的岩石。 12. "十里接溪蛮":意为沿着溪流前行十里就能见到当地的居民。 13. "何如":不如。 14. "咫尺邻风穴":形容离风吹洞穴很近的地方。 15. "杖履":手杖和鞋子,这里借指行走。 16. "一往还":来回一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厌倦了世俗生活,寻找幽深美丽的山水之间的情景。诗人行走在东郊的路上,开垦了山林,偶然发现了神仙曾经隐居的山峦。诗中还描述了曾公岩周边的景色:附近有瘴水和蛮族居住的溪流,而诗人的居所离曾公岩的风穴只有咫尺之遥,因此他可以随时前往游玩。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和陈倩游曾公岩韵》是宋朝诗人曾布的作品。该诗创作于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此时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也是文学艺术的兴盛期。诗人曾布,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职,因博学多才而受到皇帝的赏识。然而,在政治生涯中,他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常受权臣的排挤和压制。这使得他的心情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对现实感到失望。 在这种情况下,曾布选择了寄情山水,寻求心灵的慰藉。他曾多次游览名胜古迹,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这首诗中,他以游曾公岩为引子,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这些内容都反映了曾布在这一时期的复杂心态和生活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