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居谢何明府见访
公退琴堂动逸怀,闲披烟霭访微才。
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
风引柳花当坐起,日将林影入庭来。
满斋尘土一床藓,多谢从容水饭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下班后,琴堂中抚琴抒怀,享受着闲暇时光。穿上风衣,踏入如烟的树林探访才华横溢的朋友。此时马儿在巷子口鸣叫,青蛙的叫声也渐渐平息下来。车轮碾过的痕迹通到一扇木门,那里的草色已然绽开。微风轻拂,柳絮飘散,日光透过林子洒进庭院。书房里满是尘土和墙上的青苔,还是那句感谢,感谢你从容地送回了水和食物。
去完善
释义
1. 何明府:官职名,明府为汉代对郡守的尊称。这里指代来访者。
2. 公退:官员处理完公务之后。
3. 琴堂:古代县令审理案件的地方,后泛指衙门。
4. 逸怀:超脱世俗的心情。
5. 微才:谦虚地称自己为才能不足的人。
6. 马嘶:马叫的声音,形容马车到来的情景。
7. 穷巷:偏远的乡村小巷。
8. 蛙声息:青蛙叫声的停止,表示环境宁静。
9. 辙到:车轮滚动的痕迹抵达某处。
10. 衡门:简陋的房屋。
11. 风引柳花:春风吹拂柳树飘絮的景象。
12. 当坐起:立刻站起来。
13. 日将:太阳即将落下。
14. 林影:树林投下的阴影。
15. 满斋:书房或房间充满……
16. 尘土:脏乱的环境。
17. 一床藓:一种苔藓植物,象征简朴的生活环境。
18. 多谢:感谢对方。
19. 从容:不慌不忙。
20. 水饭:简单的饭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伍乔的《僻居谢何明府见访》描绘了一位当地长官在闲暇时探访作者的场景,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淡泊自然的生活态度。首联中的“公退”点明了官员身份及时间背景,而“琴堂”则暗示了他们高雅的修养情操。后四句从听觉、视觉等多个角度刻画了环境氛围,其中“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形象地展现了衙役们在简陋住所前的姿态,同时也展现出草长莺飞、春意盎然的自然景象。全诗和谐自然,富有生趣,堪称一首描绘官民同乐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僻居谢何明府见访》伍乔是中国唐代诗人伍乔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8年前后,此时正值安史之乱(755-763)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伍乔生活在这个时代,经历了战乱的困苦,深感民间疾苦。然而,他也看到一些官员如何明府在战乱期间关心民生,展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这首诗中,伍乔以“僻居”为题,表达了自己远离战乱、隐居避世的心态。同时,他对何明府的来访表示感谢,因为何明府的关心让伍乔感受到了温暖和人性的光辉。通过这首诗,伍乔既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也对关心民众的官员表示敬意,展现了他对民生的关注和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