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偈二首 其二
一法有形该动植,百川湍激竞朝宗。 昭琴不鼓云天淡,想像毗耶老病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万物遵循自然法则生长,百川汇流归海波涛汹涌。 天空辽阔如琴弦未响,云彩淡淡,遥想那古城老者病痛岁月。
去完善
释义
1. 一法:这里是指万物生灵共同遵循的法则,即自然法则。 2. 该:指涵盖,包含。 3. 动植:动物和植物。这里概括了所有生物。 4. 百川:指所有河流。 5. 湍激:形容水流急迫。 6. 竞朝宗:“朝宗”原意是诸侯朝见天子,这里比喻百川归海。 7. 昭琴:古代著名乐器,这里用来象征音乐。 8. 不鼓:指不用弹奏。 9. 天淡:指天空晴朗无云。 10. 毗耶:古印度国名,这里代指佛教发源地。 11. 老病翁:年老的病人,这里比喻释迦牟尼晚年患病的情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僧释本才的一首偈诗。"偈"是佛教诗歌的一种形式,通常用来阐述佛教哲理。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比喻,表达了万物皆有佛性、众生平等的理念。 首先,第一句“一法有形该动植”中的“一法”是指佛法,即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形”则指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这句诗的意思是佛法可以涵盖所有动植物等生物,强调了佛法的普适性和包容性。 接着第二句“百川湍激竞朝宗”中,“百川”象征各种思想和文化,“湍激”表示它们的流动和交流。“朝宗”意味着最终都流向一个共同的目标——佛法。这句诗体现了作者认为不同文化和思想都可以在佛法的指引下达到和谐共处的境地。 而后两句“昭琴不鼓云天淡,想像毗耶老病翁”则是作者的想象,描述了佛祖释迦牟尼的形象。“昭琴不鼓”意味着即使没有美妙的音乐,天地间依然是一片宁静和平的景象。“想像毗耶老病翁”则把佛祖描绘成一个年迈多病的老人,表现出他并不追求世俗的繁华与名利,而是以清静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困苦。 整首诗以其深远的哲理和生动形象的描绘,传达出佛教慈悲为怀、舍己为人的精神风貌,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二首 其二》是唐代高僧释本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7-8世纪,即唐朝初期。这一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文人墨客和士大夫阶层都热衷于参禅礼佛,追求精神的解脱和升华。 在这一时期,释本才作为一位著名的高僧,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据史书记载,释本才曾是一位书香门第的公子,后因家道中落而遁入空门。他在寺庙里苦修苦练,终于成为了一代高僧。他的佛学造诣深厚,诗才横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在《偈二首 其二》这首诗歌中,释本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禅理,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佛法的虔诚信仰。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他超然物外的境界和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潮流和文化风尚,以及人们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