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游西龛再用韵
倚阑一览兴无边,好举尊前药玉舡。
一水云昏失罗带,万松风偃舞钧天。
早评月旦参群彦,老上霜鬓近十年。
解后登临都乐事,酣余争恐史君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站在高楼凭栏眺望,让人心胸开阔;举起酒杯,和朋友们共享欢乐时光。云雾笼罩下的江水失去了美丽的倒影,风吹过松树,仿佛在演奏一首优美的乐章。这些美好的事物,让我们不禁想起古人的智慧和才华。如今我们已不再年轻,但心中依然充满热情与活力。当我们尽享这美好时光时,也不忘感谢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朋友和领导。
去完善
释义
1. 西龛:这里指位于四川遂宁的一处古刹,具体指遂宁的灵泉山。
2. 倚阑:指靠在栏杆上远眺。
3. 药玉舡:指酒杯,以美玉制成。
4. 一水云昏:形容水面上云雾弥漫的景象。
5. 罗带:指丝绸制成的腰带。
6. 万松风偃:形容风吹过松树的场景。
7. 钧天:古代神话中天上的音乐。
8. 月旦:指评论人物或作品。
9. 群彦:指众多的贤能之士。
10. 老上霜鬓:指逐渐增多的白发。
11. 解后登临:指脱下官服之后的游览。
12. 史君:古代对县令的敬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览西龛时的所见所感。首联表达了诗人站在栏杆旁欣赏美景的无限兴致,同时也暗示了与朋友欢聚的时光;颔联通过描述水云和松风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怀念;尾联则表现了诗人尽情享受登临之乐的心情。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日游西龛再用韵》是宋代诗人冯伯规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冯伯规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生活在这个时期,无疑受到了当时社会氛围的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冯伯规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游历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在游览名胜古迹的过程中,冯伯规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这一切都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使他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冯伯规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他的作品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现象的讽刺,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冯伯规的个人情感,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因此,研究冯伯规的诗作,对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