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新粳□送促秉
东来五月见新秔,舂出□圆颗粒明。
端羡□堂有母遗,数匙晚炊且尝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月初始,东方田野里新的稻谷已经长成,粒粒饱满,呈现出明亮的黄色。真是羡慕啊,家中的母亲还能在世品尝这美味的晚餐汤肴。
去完善
释义
《偶得新粳□送促秉》冯伯规
注释:
1. 新粳:新鲜的粳米,这里指刚收割的稻谷。
2. 送促秉:送给朋友。
3. 东来五月:指五月份的时候从东方来。
4. 见新秔:见到新的稻谷。
5. 舂出□圆颗粒明:将稻谷舂成米粒,颗粒饱满明亮。
6. 端羡□堂有母遗:非常羡慕家中有一位贤良的母亲。
7. 数匙晚炊且尝羹:晚饭时尝试一下用这些新米做的羹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偶然得到的新的粳米(新粳),并将其赠送给朋友(促秉)的情景。在诗中,诗人通过描述粳米的形态和光泽,表达了对新粳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因为在诗人的心目中,只有母亲才能做出如此美味的粳米羹。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温情和生活气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北宋熙宁年间,诗人冯伯规写下了这首《偶得新粳□送促秉》。此时正是王安石推行变法之际,政治环境颇为动荡。冯伯规曾任新昌县令,但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遭到贬谪。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冯伯规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食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亲友的关爱和对时事的关注。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正值北宋中期,社会矛盾较为尖锐。王安石力图通过变法来振兴国家,但这一政策却引发了朝野之间的分歧和争议。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冯伯规作为一位有识之士,他的诗歌成为了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
在这首《偶得新粳□送促秉》中,冯伯规描述了自己偶然得到的新粳米,并以此送给好友促秉。这一事件看似寻常,但实际上蕴含了诗人在特殊时期的感慨。通过与好友分享美食,诗人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关爱和对世事的关心。同时,这也是他在政治斗争中坚守立场的体现,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