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击瓯楼夜饮

标题包含
击瓯楼夜饮
去□□月莫回头,又见清商醖凛秋。 怅望一双鸿鹄下,径冲烟雨占沧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忘却过往的时光,再次遇见这萧瑟的秋天。 望着那一对展翅高飞的鸿鹄,它们直冲入烟雨之中,占据了这一片苍茫的江洲。
去完善
释义
去□□月:这里"去"表示时间过去,而"□□月"在古文里常见用法是表示月份(具体哪个月份)。
去完善
赏析
《击瓯楼夜饮》冯伯规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楼阁上夜饮时所见的美景。首句“去□□月莫回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的感慨。接下来的“又见清商醖凛秋”一句,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 接着,诗人以“怅望一双鸿鹄下,径冲烟雨占沧洲”来形容眼前所见的景象。这两句诗既描绘了大雁南飞的场景,也表现出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人以大雁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坚定的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秋天、大雁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诗歌的语言表达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丰富和深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击瓯楼夜饮》是北宋诗人冯伯规所作的一首描绘夜游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68年至1077年之间,即北宋熙宁年间。在这段时间里,冯伯规以其才情横溢的诗词作品而受到时人赞誉,逐渐成为文坛上的佼佼者。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宋代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尤其是汴京(今河南开封)这样的繁华都市,文人墨客云集,夜生活丰富多样。冯伯规在此诗中通过描绘击瓯楼的夜宴场景,展现了当时上层社会的欢愉氛围。 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北宋时期政权内部的矛盾也逐渐激化。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冯伯规作为一位文人,既渴望能展现自己的才华,也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他在诗中用“四海清平”的笔触寄托了对于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