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张道隐太山祠画龙

标题包含
题张道隐太山祠画龙
世人空解竞丹青,惟子通玄得墨灵。 应有鬼神看下笔,岂无风雨助成形。 威疑喷浪归沧海,势欲拏云上杳冥。 静闭绿堂深夜后,晓来帘幕似闻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世人只是简单地理解绘画技巧,而你却领悟到了神秘的墨色魅力。 或许有鬼魂在旁边看着你下笔,也许有风雨帮助你塑造形状。 画作的力量如同海浪奔向海洋,气势磅礴仿佛可以攀上云端。 夜深人静时关闭画室,第二天早晨帘幕似乎还有一丝腥味。
去完善
释义
1. "世人空解":指普通人只是盲目地解读图画,不能真正理解画中蕴含的深意。 2. "丹青":指绘画艺术。 3. "惟子通玄":意为你能领悟并传递出图画中神秘莫测的神韵。 4. "墨灵":指画作的灵魂或精神实质。 5. "下笔":开始画画。 6. "鬼神":指神秘的力量或者鬼魅神异的现象。 7. "岂无":表示肯定,意思是确有其事。 8. "风雨助成形":形容画中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有神秘的力量在协助创造这幅作品。 9. "喷浪归沧海":描述巨龙的威猛和力量。 10. "拏云":指驾驭风云,显示出画中龙的磅礴气势。 11. "杳冥":形容深邃的天空,暗含神秘莫测的意思。 12. "绿堂":绿色的殿堂,这里可能是指画家的工作室或画室。 13. "帘幕":房间的门帘。 14. "腥":血腥的气味。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世人空解竞丹青”起句,意指世间的人们只知道追求表面的华丽与完美,却无法理解作品背后蕴含的深刻寓意。紧接着,诗人称赞张道隐是拥有“通玄”智慧的人,他的画作可以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墨灵”。 颔联中,诗人提出一个有趣的想象:在张道隐作画时,或许有神鬼在看着他下笔,为他们心中的信仰和崇拜而感动;也许有无形的风雨相助,共同赋予这幅画生气与活力。这一设想无疑为画作增添了神秘色彩。 颈联中,诗人通过对龙的形象描绘,赞美其威严且奔腾不息的精神风貌。其中,“喷浪归沧海”形象地刻画了龙翻腾起浪的姿态,象征着力量与激情。而“拏云上杳冥”则表现了龙的凌厉气势,表现出无畏与挑战的精神面貌。 尾联以“静闭绿堂深夜后,晓来帘幕似闻腥”收尾,描绘了作品完成后那一份宁静而又神秘的景象。当夜幕降临,绿堂关闭,一切仿佛都在静谧之中等待破晓。清晨时分,站在帘幕之后,似乎能闻到一丝淡淡的腥味,那是龙的神韵犹在,也是画家才华的延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张道隐太山祠画龙》是唐代诗人蒋贻恭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85年前后,正值唐朝盛世,文化繁荣,绘画艺术得到空前发展。 在这段时间里,蒋贻恭作为一位士人,关注社会现实,对民生疾苦有深刻的体察。他本人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因此当他看到张道隐所画的太山祠画龙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唐朝的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政治斗争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蒋贻恭通过对画中龙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以及对道德、正义的追求。他以讽刺的笔触揭示了现实中一些人的虚伪面目,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理想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