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王给事

标题包含
咏王给事
厥父元非道郡奴,允光何事太侏儒。 可中与个皮裩著,擎得天王左脚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他的父亲原本不是普通的仆人,为什么允许光秃秃的头脑像矮子一样呢?也许可以穿上一件皮裤,这样就能支撑住天王的左脚了。
去完善
释义
1. 厥:这里表示“那个”的意思,用于指示代词。 2. 元:本来,原本。 3. 道郡奴:这里是指王给事的出身低微,并无贬义。道郡是唐朝的一个州郡名。 4. 允光:人名,这里的意思是夸奖这个人有光芒。 5. 何事:为什么,表原因。 6. 太:过分,表示程度深。 7. 侏儒:身材矮小的人,这里用来比喻人的身材短小。 8. 可中:可以,表示许可或同意。 9. 个:数量词,用于个体事物。 10. 皮裩著:皮革制的裤子,这里的意思是为某人穿上皮裤。 11. 擎:向上举,托起。 12. 无:没有。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用以嘲讽王给事其人的形象和品德。诗人以辛辣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揭示了王给事的卑微身份和他可笑的行为。通过诗歌可以看出作者个性张扬,才情横溢,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名为《咏王给事》,是唐代诗人蒋贻恭的一首讽刺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为唐德宗时期(公元780-805年)。 在这段时间里,作者蒋贻恭身处唐朝中期,此时的唐朝虽然经过安史之乱后的恢复,但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依然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蒋贻恭以敏锐的观察力和讽刺的笔调,描绘了一位名叫王给事的官员形象。 王给事作为朝廷重臣,本应尽职尽责为国家服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对百姓苛政,百般刁难,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在唐德宗时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乱象层出不穷,许多官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在这首诗中,蒋贻恭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讽刺了王给事的所作所为,揭露了其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行径,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这种讽刺手法在当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既警示了当权者要恪尽职守,又提醒了民众要关注社会问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