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天竺寺赋闻泉呈二老

标题包含
宿天竺寺赋闻泉呈二老
我有泉中兴,平生爱水经。 山空时决决,夜静转泠泠。 暗脉来湍急,清声出混冥。 月寒风不响,高枕与君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蟠(1027年-1106年),字公济,号章武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杨蟠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中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有一个源泉在故乡,生平热爱水的美好。 山谷空旷时水声滔滔,夜深人静则显得冷冽。 暗暗的水流中传来湍急的声音,清澈的流水带出大自然的宁静。 在月光下寒风中我倾听着那声音,可以安心地躺着与你一起分享。
去完善
释义
1. 天竺寺:位于今浙江杭州灵隐山下,始建于唐代。天竺即天竺山,也写作"天竺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南,由下天竺、中天竺、上天竺三个寺院组成。该地山峰秀美,泉流众多。 2. 宿:过夜,住宿。 3. 兴:兴趣,兴致。 4. 决决:水流声。 5. 泠泠:形容声音清越悠扬。 6. 暗脉:隐秘的水流。 7. 湍急:水流急速的样子。 8. 清声:清脆的声音。 9. 混冥:模糊不清。 10. 月寒:寒冷的月光。 11. 高枕:垫高枕头,表示无忧无虑,安稳舒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宿天竺寺赋闻泉呈二老”,以“泉”为线索,表达作者对水的热爱和其在山中寺院生活的愉悦体验。诗人巧妙地通过描绘泉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形态和声音,以及自身的情感变化,传递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同时,这种意境也带出了诗人与友人共享山间静谧时光的愉悦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宿天竺寺赋闻泉呈二老》,由宋朝著名诗人杨蟠所作。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960-1279年,即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杨蟠正身处天竺寺,这是一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佛教寺庙。杨蟠在此逗留期间,听闻了寺庙附近传来的泉声,这使他产生了灵感,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 在这个时代,北宋正处于繁荣时期,经济、文化和艺术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更是成为了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杨蟠作为一名诗人,经常在这里游历,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与这些朋友一起探讨文学、抒发情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