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骥篇
西家白马如曳练,东家赤马如驱电。
时时并辔刷长秋,羞杀分飞伯劳燕。
白马不防牛有角,惨甚兵间中矛矟。
不出能令赤马疑,隔巷来奔初不约。
踌躇血地嘶鸣哀,悲风飒飒惊条枚。
皦然德骥非凡材,牧人驱迫去复回。
物于俦匹且如此,何况世间贞信士。
管仲败余勤鲍叔,孝章厄极悲文举。
茂弘将坐白其忠,叔翰当收脱之死。
乞兵欲赴雍丘危,突围竟雪都昌耻。
虽云志计有伸屈,至今挠弱闻风起。
利灾乐祸无故情,东家无恙汝得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西边人家白色的马儿像拖着的绸缎,东边人家的红马疾驰如电。
它们时常一起出行,把失散的鸟儿都比下去。
可谁能想到,白色的马儿忽视了牛头上的角,结果惨败如同战场中的战士被矛戳伤。
不过它没能让红马产生怀疑,直到那匹红马跑到巷子对面,开始向它冲来。
受伤的白色马儿在血泊里嘶鸣着悲伤,凄厉的风声吹动着树梢。
显然,这匹德行高尚的马不是凡品,即使被鞭子驱赶还是不肯离去。
万物之间的伙伴尚且如此真诚,更何况我们世界里的忠诚和守信之士。
管仲曾经是失败的,但勤快的鲍叔牙一直在他身边;孝章曾经陷入困境,但他的朋友文举为他悲恸不已。
王导对周顗的赤诚心意显露无遗,而周顗对晋室的忠诚也是毫无疑问的。
他们准备前去解救危在旦夕的雍丘,突破重围,洗雪都昌的耻辱。
尽管他们的意志和计划有所挫折,但是听见风声依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对于他人的灾难和不幸,我们不应该感到快乐,这样我们才能安然度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德骥:指品质优良的马。
2. 西家、东家:分别指两家养马的人家。
3. 曳练:拖地的白色绸带,这里形容白马的形态。
4. 赤马:红色马,这里形容另一家的马。
5. 刷长秋:指在秋季繁殖期骑马。
6. 伯劳燕:比喻分居的夫妻。
7. 白马不防牛有角:引用唐代杜甫的诗《病马五首·其二》中的“老马自舞无由见,飞鸟伤弓恨未休”。
8. 惨甚兵间中矛矟:形容马被牛角顶伤的惨状。
9. 皦然:明显的样子。
10. 伯牙琴:春秋时俞伯牙善于弹琴,这里用以赞美德骥的音乐才能。
11. 管仲败余勤鲍叔:战国时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是好朋友,这里用来比喻患难之交。
12. 孝章厄极悲文举:东汉时的范滂被捕入狱,他的好友陈蕃为他悲痛欲绝。
13. 茂弘将坐白其忠:晋朝谢安的侄子谢玄,字茂弘,这里用来比喻忠诚之士。
14. 叔翰当收脱之死: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他曾在诗中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里用来形容生死之间的兄弟情谊。
15. 乞兵欲赴雍丘危:指请求援军解围。
16. 突围竟雪都昌耻:指成功突围,洗雪耻辱。
17. 利灾乐祸无故情:指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幸灾乐祸的行为。
18. 东家无恙汝得乘:指在东家平安无事的时候,你才能有机会得到好的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动感的画面描绘了两匹马之间的友谊和忠诚,又借物喻人,表现了世间贞信之士的高尚情操。诗歌通过对比的方式突显了道德义士的杰出品质,同时提醒世人应坚守正义,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要坚持信念,努力向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德骥篇》是明代诗人孙岩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对道德修养的深刻领悟。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末年,这一时期政治腐败、百姓疾苦、道德沦丧,然而诗人在其中独善其身,自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孙岩作为明代文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德行。他在这个动乱的年代,秉承孔孟之道,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够影响到周围的人,共同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
此外,明朝末年,宦官当权、朝政混乱,这使得孙岩在个人仕途上也遭遇了诸多坎坷。但他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信仰,而是更加坚定地追求道义、恪守忠诚,最终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贤臣。
总之,《德骥篇》是在明朝末年这个特定历史时期下诞生的。诗人孙岩身处乱世,却始终保持崇高的品德,他的精神和理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