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乡人席间作
昔向率山别,离愁尚故乡。
今来嵊亭聚,纵乐是殊方。
新草偷江绿,垂阳配酒黄。
子仍先我去,留滞奈耕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昔日我们曾在山上分别,离别时的愁绪仍似故乡般浓厚。如今我们在嵊亭相聚,尽情欢愉仿佛身处异乡。新生的绿草悄悄染上了江水的绿色,垂下的枝条映衬着美酒的黄澄。而你仍将先行离去,留下我在此耕种和养蚕,无法自拔。
去完善
释义
1. 昔:过去,往昔。
2. 率山:地名,位于中国浙江省。
3. 离愁:离别时的忧愁。
4. 故乡: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
5. 今:现在。
6. 嵊亭:地名,位于中国浙江省。
7. 纵乐:尽情欢乐。
8. 是:这个。
9. 殊方:不同的地方。
10. 新草:春天刚刚生长的嫩草。
11. 偷江绿:形容新草的嫩绿色似乎是从江水中偷来的。
12. 垂阳:低垂的柳枝。
13. 配酒黄:指垂阳的颜色与酒的颜色相搭配。
14. 子:您,指代朋友。
15. 仍:还,仍然。
16. 先我:比我先行一步。
17. 留滞:停留,滞留。
18. 奈:奈何,无奈。
19. 耕桑:农耕与养蚕,泛指农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诗词。诗人以自然的景色衬托出离别时的情感,通过对新草、垂杨等景物的描绘,表达出与友人相聚的快乐和分别时的不舍。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友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深深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乡人席间作》是明代诗人孙岩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朝末年,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孙岩在离开家乡时,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篇。
孙岩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友情的真挚珍惜。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的人生经历了不少的坎坷和磨难。在与乡人的告别宴会上,他回顾了与他们共度的那段美好时光,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担忧和不舍。
在明朝末年这个历史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频发,政权更迭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困苦,心灵备受折磨。孙岩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民众的同情。通过这首《别乡人席间作》,我们可以感受到孙岩对生活、友情以及家乡的深厚情感,也更能理解那个时代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