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斋
月里移根傍小斋,不惟收子看花开。
捣香筛辣归春瓮,凖拟高人胜士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亮中移栽植物到小书房旁,不仅收获果实欣赏花朵开放。捣碎香料、筛选辣椒倒入春天的瓦罐,准备迎接高人和名士的到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桂斋:这里指桂树所在的书房或房间。
2. 月里移根:从月亮上移植过来的植物。
3. 小斋:小的房屋,这里指诗人自己的居所。
4. 不惟:不仅。
5. 收子:这里的“子”指的是“桂花子”,也就是桂花果实。
6. 捣香筛辣:用香料调味。
7. 归春瓮:把春天装在酒坛中。
8. 凖拟:准备招待。
9. 高人胜士:品德高尚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桂斋》描绘了桂树从月亮移植到小斋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桂树的喜爱之情。诗中的“月里移根”和“不唯收子看花开”暗示了桂树的美好寓意,意味着诗人将桂树视为一种吉祥、美好的象征。
“捣香筛辣归春瓮”这一句则描绘了诗人用桂树的花和果实制作香料的过程,表现了诗人对于桂树的珍视。最后一句“準拟高人胜士来”则表达出诗人希望通过桂树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志同道合之士,共同分享这份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桂斋》是南宋诗人张守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1234年,正值南宋末期。当时金国灭亡,蒙古帝国崛起,战事频繁,民不聊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张守已经经历了人生的许多波折。他曾任礼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要职,但因坚持抗金主张而多次受到排挤和贬谪。在政治生涯中,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这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同时,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历史变革。金国的灭亡使得南北对峙的局面得以缓解,但新的威胁——蒙古帝国的崛起,又让国家陷入了新的战争危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