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四老堂十首 其二
兄弟当年七业兴,精神如鹤齿如冰。
升沈存没今如许,且作随堂粥饭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兄弟们在当年充满了活力,精神和体力都非常旺盛,就像白鹤一样矫健,牙齿像冰块一样坚固。如今大家的境遇各不相同,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还在努力着。大家就像寺庙里的僧侣一样,一边求学,一边修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四老堂:指古时有四位老人聚居的堂舍。这里可能是指一所书院或学堂。
2. 七业:泛指各行各业的技艺,这里指学问与事业。
3. 如鹤:形容精神矍铄,气质高雅。
4. 如冰:牙齿洁白如冰,意指老年人的健康状态。
5. 升沈存没:升沉指人的地位、名声的起伏;存没指生死。这里表示人生中高低起落及生老病死的过程。
6. 随堂粥饭僧:跟随师傅学习佛法的僧人。这里用来比喻专心致志于学业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戏题”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和命运无常的感慨。诗中提及的“四老堂”可能是指四位老人聚会的地方,也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居所。诗人以兄弟们的事业兴起和老年时的精神矍铄作为对比,暗示了人生的变化无常。
“升沈存没今如许”一句,则表达出诗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的无奈与感伤。最后一句“且作随堂粥饭僧”则是诗人自我调侃的心态写照,表现出他在人生低谷时豁达开朗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戏题四老堂十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张守的一首描绘人生和时代背景的组诗之一。这首诗作于公元1164年,当时正值南宋初年,金兵南侵后,国家正处于战争频仍、百姓疾苦之际。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张守历经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先后担任临安府尹、翰林学士等职,但因对政治现实不满而辞官归隐。然而,他的文才和人品仍然受到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知枢密院事。在这一时期,他既经历了官场的起伏,也见证了百姓的苦难生活。
在张守所处的时代,南宋朝廷正面临着金国的侵略,民族矛盾尖锐。因此,这首诗并非仅仅局限于个人命运的感慨,而是通过揭示人物的命运变化,反映出整个时代的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四老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百态的关注和对百姓生活的忧虑,从而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