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侯宁
芳兰杂萧艾,独鹤随鸡群。
男儿暂困厄,困厄谁怜君。
或云深林间,其馥人自闻。
何如鼓双翼,轩昂九霄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新鲜的兰花混杂着杂草,像一只仙鹤混迹在鸡群中。
男人有时会遇到困境,但谁会关心呢?
有人说树林深处有鲜花的香气,那香气只有自己才能闻到。
为什么不振翅高飞,去云霄之中展现自己的风采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侯宁:古人名字,待考。
2. 芳兰杂萧艾:比喻有才华的人混在平庸之辈中。芳兰,指美好的品质;萧艾,即野草。
3. 独鹤随鸡群:鹤立鸡群的反义词,表示出类拔萃的人暂时屈居下位。
4. 困厄:困苦穷尽,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
5. 深林间:指远离世俗纷扰的隐居生活。
6. 其馥人自闻:香气自然散发出来,喻示美名不胫而走。馥,香气;人自闻,自己能够闻到。
7. 何如鼓双翼:为何不展开双翅,喻指施展才能,振翅高飞。轩昂,形容气概豪迈;九霄云,天空最高处。
去完善
赏析
《送侯宁》是一首充满寓意的诗。诗人以芳兰和萧艾为比喻,表达了君子与庸人的差异,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贤才的珍视。首联“芳兰杂萧艾,独鹤随鸡群”描绘了一幅画面:一片芳草和野蒿混合的地方,一只孤独的仙鹤混在鸡群中。这里的“独鹤”可以理解为被埋没的贤才,而“鸡群”则是那些平庸之人。
颔联“男儿暂困厄,困厄谁怜君”,更深入地反映了诗人对贤才命运的忧虑。尽管有才能的男子暂时被困厄困扰,却很少有人能关心和理解他们。
颈联“或云深林间,其馥人自闻”中的“馥”意为香气,意味着即使身处困境,那些有才华的人也依旧散发着魅力,只是人们尚未发觉。
尾联“何如鼓双翼,轩昂九霄云”则以飞翔的天鹤作为象征,表达对贤才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的才能能够得到施展,飞向更高的天空。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刻,将诗人对贤才的赞美与惋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侯宁》是南宋诗人徐照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正值战乱频发、社会动荡的时期。
在那个时候,徐照作为一位有才华的文人,感受到了社会的矛盾和变革。他的人生际遇颇富戏剧性,早年家境贫寒,后凭借自己的才学得到了朝廷的认可,然而在官场上并不得志,始终未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在诗歌中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那个时代,南宋正处于金朝的压力之下,国家局势岌岌可危。然而,由于皇帝的无能、宦官的专权以及党派的纷争,政治局面一片混乱。在这样的背景下,徐照的诗歌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无奈。
总的来说,《送侯宁》这首诗是在南宋末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徐照面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他作为一个文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