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甲雕戈,回想那天、刚成立军营的日子。刻画战盾,挥舞千百次,宛如龙蛇仍在舞动中。清晨的铁马嘶鸣在寒冷的营壁下,夜间的楼船航行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谁能同情这位曾经的英勇将领,没有战功封赏。
关于平定边疆的策略文章,参军时的诗歌散文。已经都丢失了,不想再整理了。闲暇时泡杯茶,读读《茶经》和《香传》,聊以自慰。只怕客人谈起边疆的战事,于是教导孩子背诵《花间集》。感叹自己年纪已大,不如当年的英雄,现在已经无法像他们一样。

去完善
释义
【金甲雕戈】: 金色的盔甲和雕刻的兵器,指代武装部队。
【辕门初立】: 指军队刚建立的时候。
【磨盾鼻】: 指的是在盾牌上磨墨,用以形容写作的速度极快。
【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描写战争场景,冷峻的军营与激烈的风涛,展现出战争的紧张感。
【猿臂故将军】: 以猿猴的臂膀比喻灵活敏捷的将领,这里可能是指作者自己或者某个他熟悉的将领。
【无功级】: 没有战功,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平戎策,从军什】: 描述的都是为国防和军事事务而准备的文书和策略。
【零落尽,慵收拾】: 指的是这些平戎策、从军什都散佚了,不愿去收集整理。
【茶经香传】: 泛指古代文人的学问,借指自己目前的兴趣和生活方式。
【榆塞事】: 古地名,这里可能暗指国家的边防或边疆问题。
【花间集】: 唐朝诗人韦庄的诗文集,这里的意思是只关注生活琐事和文化学术,远离军事政治等大事。
【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引用了《论语·子罕篇》中的一句话:“予小子履,冠虽敝,宜遂宜新,为颜氏之后。”表现出对国家军事政治等大局的忧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为题,首句“金甲雕戈”即表明了词人对于沙场生活的怀念之情。随后通过“辕门初立”,“磨盾鼻”,“铁马晓嘶”,“楼船夜渡”等描绘战争的词汇展现了当初的战场景象。在描述完战斗的艰辛和激烈之后,词人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结束上阙,反衬出那些冲锋陷阵的将士们虽无法获得应有的功勋,但依然令人敬畏。
下阙开头“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四句表达的是诗人虽然有过军旅生活,但现在也已离散,壮志难酬的无奈。接下来的“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词人表面上是在叙述自己的日常,实际上却表达了对宁静和平的向往。末尾两句“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是对自己已经垂垂老矣,壮志未酬的感慨。
整首词既表现出了作者豪迈悲壮的一面,也流露了他渴望平静生活的愿望,充分展示了一个老兵的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刘克庄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200年左右的宋宁宗时期。在那个时期,由于金国入侵以及蒙古崛起的威胁,民族矛盾和战乱频发,让刘克庄对时局感到忧虑。他曾多次投笔从戎,欲报效国家,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
当时,南宋朝廷内部腐朽不堪,权臣当道,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而刘克庄作为一名官员,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他的诗词作品往往表达了这种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在这首《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中,刘克庄以“夜雨凉甚”隐喻时局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投身沙场、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通过这一时期的背景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到刘克庄词中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