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
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狂风骤雨,无法阻止江边的离别情景。请代为问候那些隐逸的高人和江湖的文人。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二三挚友连接着我们的文脉。聆听王郎吹奏的玉箫之声,让人感慨万分。
在朝阳下梳理头发时,心情如怡山的苍翠;垂钓之处,海天相接,显得那么宽广。可笑如今为了生计做着不情愿的事情,但愿他年能保持正直的品质。希望时常与你相见,不愿轻易弯曲膝盖以求取功名。有时想与你畅谈心中所想,但又担心惊醒隔壁的人。

去完善
释义
怪雨:指突如其来的大雨。
盲风:狂风,大风。
冥鸿:指隐逸之人。
钓鳌:指求取功名的人。
玉箫声:形容声音美妙动听。
晞发:晒干头发。
怡山碧:描述美好的山景。
垂钓处:钓鱼的地方。
沧溟白:大海的颜色。
拙宦:指做官不熟练或者不得志。
遗直:遗留正直的品质。
未宜:不合适。
惊邻壁:使邻居感到惊讶。

去完善
赏析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典故,抒发情感,表达作者对于朋友离去的惋惜以及寄望未来的愿望。“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描述了恶劣的天气挡不住友人离去的脚步,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关爱之情。接下来提到的高士、词客以及冥鸿的意象,表现的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精神风貌,亦流露出作者的期望与向往。
“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是说传承至今的诗词文化,应继续努力弘扬,维系文脉的发展。而“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则以悠扬的玉箫声形容诗词的魅力,令闻者动容。
下片则继续抒发情感,以白发苍苍的老者和悠然自得的山野渔夫形象寄托作者的生活追求。而对于当前官场的困顿,诗人持鄙夷态度,并热切期待未来能与友人保持长久友谊,珍惜每一次相见的机会。
最后两句的“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毫无拘束地与朋友畅谈,让彼此的心意得到真挚的表达,即使这样的热情对话可能影响到邻里,但这也是友情的一种真挚体现。整体来看,这首词寓意深远,情感饱满,展示了词人的豁达胸怀和坚韧不屈的意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是南宋词人刘克庄在宋理宗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创作的一首送别词。此时距离靖康之耻已过去一百多年,但中原仍未收复,人民疾苦,政治黑暗,使得词人的心情尤为沉重。
刘克庄是一位怀有报国之志的词人,他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多次上疏陈述国事,提出改革方案,却未被采纳。因此,在创作这首词时,他的心情既饱含了对友人郑伯昌的深情厚谊,又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在宋理宗时期,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权臣贾似道独揽大权,排斥异己,使得政治腐败严重。而在边境,蒙古军队逐渐崛起,威胁着南宋的安全。在这种背景下,刘克庄深感国家前途堪忧,故而创作了这首词,希望通过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抗击外敌,振兴国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