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燕山僧寺壁
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一句古诗翻译成优雅的白话文是:九代君王的伟大事业一旦终止,猖獗的敌人就不再听从忠诚的谋士的建议了。心甘情愿地成为远方的俘虏,曾经的国度变得悲凉,就像秋天的宫殿一样孤独萧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九叶鸿基:指九代皇帝积累下来的国家大业。
2. 一旦休:一朝结束。
3. 猖狂:狂妄,无法无天。
4. 直臣谋:忠诚大臣的计策。
5. 降虏:战败投降的俘虏。
6. 故国:自己的国家。
7. 悲凉玉殿秋:悲伤的宫殿,秋天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题燕山僧寺壁》这首诗词是赵佶在北宋灭亡、沦为金国俘虏之后所作。诗人以“九叶鸿基一旦休”开篇,描述了北宋辉煌历史的戛然而止。接下来的“猖狂不听直臣谋”揭示了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君王不听劝谏、不纳忠言,使得国家陷入危机。诗中的“甘心万里为降虏”描绘了诗人身为皇帝,却被迫远离家乡成为俘虏的悲惨命运。最后一句“故国悲凉玉殿秋”则以故国的悲凉和秋天的萧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灭亡的悲痛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作为亡国之君的无奈与悲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燕山僧寺壁》是北宋末代皇帝赵佶在北宋末年所作的一首词。
在北宋末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北方民族势力崛起对北宋构成了严重威胁。这时赵佶身为皇帝,虽然表面上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但内心却充满了忧虑和无奈。他在面对国家危难之际,试图通过改革朝政、加强国防等手段来挽救国家危局,但因种种原因并未取得实质性效果。此时他来到燕山僧寺,看到寺庙的壁画,联想到国家局势和自己的人生际遇,感慨万千,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词。
在这首词中,赵佶借描绘燕山僧寺壁画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这首词既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词作,也是一幅描绘当时社会现实的历史画卷,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