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检书

标题包含
检书
朗日照疏櫺,临风事幽讨。 药栏红欲翻,苔砌绿初扫。 谁令墨王仙,肯使鱼子老。 悠然天禄阁,世世以为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阳光洒在稀疏的格子窗上,微风吹拂着探寻宁静。 药草栏里红花争相绽放,青苔台阶刚刚被扫除过。 谁让书画之王成为仙人呢?能让那鱼类也保持活力不老。 这画面多么悠哉,如同遨游在天上的图书楼,世代相传被视为珍宝。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疏櫺:窗户,这里指书窗。 2. 幽讨:探讨研究学问。 3. 药栏:种植花卉的木栏,此处借指花木繁茂的书房。 4. 苔砌:长满青苔的台阶,此处形容书房久未打扫。 5. 墨王仙:指书法名家王羲之。 6. 鱼子老:指鱼目混珠之意,意指无用的废物。 7. 天禄阁:汉代宫殿中的藏书楼,此处以天禄阁代指书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刘奉世在阳光下检视书籍的情景。首句“朗日照疏櫺”描述了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的场景,为整个诗篇营造了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诗句“临风事幽讨”则暗示了诗人在风中阅读时获得的内心深处的感悟。 随后的诗句“药栏红欲翻,苔砌绿初扫”用生动的色彩描绘出周围的环境:药栏的红色即将翻新,苔藓在绿色的小径上慢慢成长,这些细节都展示了大自然的美。而“谁令墨王仙,肯使鱼子老”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和文化的敬畏之心,这里的“墨王仙”和“鱼子老”都是指代文人墨客。 最后两句“悠然天禄阁,世世以为宝”则将读者带到了古代皇家藏书楼天禄阁的场景,这里收藏着珍贵的图书,象征着知识的力量,也寓意着人类应该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厚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文化传承的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检书》是宋代诗人刘奉世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无法确定。然而,我们可以从诗人的生平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来推测这首诗的写作时间。 刘奉世(约公元1050年前后在世)字仲冯,南宋江西吉安人。据记载,他“举进士甲科”,历任军器少监、金部郎中等职,晚年以龙图阁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卒谥恭敏。因此,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的仕宦生涯之中。 在宋代,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许多士人都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刘奉世也不例外,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使他对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检书的过程中,他可能感受到了知识与智慧的无穷魅力,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宋代的文化艺术非常繁荣,诗人在这个时代可以接触到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宋代的政治局势也相对稳定,这为诗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创作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奉世创作了这首《检书》,表达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