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八首 其六
风定江澄境象闲,水清波影倒云山。
渔舟荡漾清光里,白鹭惊飞杳霭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风停之后江水显得格外清澈,宁静的景象让人舒心。水波映照出倒影的山云,相映成趣。在明亮的月光下,渔船悠然荡漾;突然,一只白鹭受惊而起,消失在远处模糊的雾气中。
去完善
释义
1. "风定":即风停下来,平静无风的状态。
2. "江澄":指江水清澈,呈现宁静的景象。
3. "境象":指的是周围的景象。
4. "闲":这里是安静,不受打扰的意思。
5. "水清波影倒云山":这句诗句描述了水面波光粼粼,映照出的山影宛如倒影一般。
6. "渔舟":打渔的船只。
7. "荡漾":在水中摇动。
8. "清光":月光或者日光在水面上反射出来的光芒。
9. "白鹭":一种鸟的名字,生活于江河湖泊附近。
10. "杳霭":形容天空或云雾幽远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江边,望着平静的江面和倒映在水中的云山景象。在诗人的笔下,一切景物都显得那么宁静和谐,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江水的波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这里,风停了,江水清澈,倒映着山影,一切都变得非常宁静。接着,诗人描述了江上的渔船和飞翔的白鹭,这一切都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祥和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资中八首·其六》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范祖禹(1041-1103)所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歌颂了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则楚怀王拘泥于世俗偏见,没有重用屈原的情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70年至1090年之间,范祖禹正担任光禄寺丞一职。
在这段时间里,范祖禹经历了父亲去世的丧父之痛,也承受了被贬谪的辛酸。他曾任国子监直讲、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排挤。在范祖禹的生活年代,北宋社会政治日益腐败,王安石变法又未能解决根本问题,使他在心灵深处产生了极大的苦闷与挣扎。
在此背景下,范祖禹创作了这组诗。他以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为题材,通过对楚怀王拘泥于世俗偏见,没有重用屈原这一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不满和对贤能之士被埋没的同情。同时,他也寄寓了自己对理想政治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