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德美韩吏部笋诗

标题包含
和德美韩吏部笋诗
箨龙春雨后,得势类乘轩。 骤长宁嫌速,骈生讵厌烦。 错连非异族,苍老见玄孙。 色并蒲葵扇,香侵老瓦盆。 静依花影转,新带藓文昏。 外美看彪炳,中虚验晏温。 出栏俄竞秀,侵径恍孤骞。 颖脱锥囊见,森严武库存。 风回飘粉雾,龟拆露坤垠。 生理知无息,神功本不言。 牙筹谁数个,玉斧莫伤根。 错立环兵卫,周罗俨翰藩。 危岑遥寸露,睹浪忽惊奔。 劲节回青眼,齐观壮小园。 严凝难夺志,霡霂合知恩。 蛟鳄蟠深宅,牛羊隠半垣。 委蛇随户牖,撑拄动荃荪。 爱惜滋千亩,高低辨两番。 藐真应莫称,著谱欲重论。 岂止同苞茂,真成后嗣繁。 儿童防戏折,口腹谢空飧。 深夜共椽烛,清朝列戟门。 於菟真笔楗,季子屡髯掀。 北海虽频设,南山可尽髠。 深培资后赏,独倚莫消魂。 看取炎歊候,清阴荫午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栻(1133年-1203年),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 张栻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张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雨后春笋茁壮生长,气势不凡。 快速成长却不令人嫌快,紧密排列也不令人厌烦。 交错的竹笋并非异族,苍老的竹笋可见其子孙后代。 颜色与蒲葵扇相近,香气弥漫老瓦盆。 静静依靠着花影转动,新生带有着苔藓的纹理和昏暗。 外观之美显得光彩照人,内部虚空体验到了温暖。 突然之间竞相吐露新芽,恍惚间有孤独的起飞。 笋尖显露,犹如士兵离开仓库。 风吹过来,带走了粉雾,龟裂的大地露出了泥土。 生长过程无声无息,大自然的神奇无法用言语形容。 谁又能在竹丛里数清楚它们的个数呢?修剪的时候请不要伤害到竹根。 它们错落有致地站在那里,就像环绕着的士兵。 远处险峻的山峰上突然出现了一点露水,看到海浪就仿佛看到了奔马。 挺立的竹子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整个小花园都显得更加壮观。 严寒也不会让它们放弃生长的志向,细雨蒙蒙更显得它们是懂得感恩的生命。 鳄鱼和巨蟒在深深的竹林里盘旋,牛群和羊群在山丘后面隐藏。 竹子弯曲延伸,围绕家门窗户,支撑起整片草地。 珍惜这千亩竹海,分辨出它们的不同高度和种类。 简单真实的记录并不能完全描绘出来,编写族谱的时打算更详细地去探讨。 它们的生长不仅仅是自己的繁荣,也给后代带来了无尽的繁茂。 为了防止孩子们折断竹子玩耍,我们不应该要求它带来太多的食物。 晚上共享屋檐下的烛光,早上列出门窗前的清单。 老虎真的可以用竹杆去搏击,四季更迭却屹立不倒。 北海虽然频繁出现,但南山的竹子也可以变得稀疏。 深度培养以期待未来的欣赏,独自依靠而不必感伤。 看着炎热的阳光照耀大地,只有竹林的阴凉庇护着中午的阳光。
去完善
释义
1. 德美韩吏部:指北宋诗人韩琦,官至吏部尚书。 2. 箨龙:竹笋的雅称。 3. 春雨后:春雨过后。 4. 乘轩:乘坐车辆,这里指竹笋迅速生长。 5. 骤宁嫌速,骈生讵厌烦:形容竹笋生长速度快,让人惊喜不已。 6. 错连非异族,苍老见玄孙:描述竹笋交织生长的景象。 7. 色并蒲葵扇,香侵老瓦盆:竹笋颜色鲜艳,香气扑鼻。 8. 静依花影转,新带藓文昏:竹笋静静地生长在花草之间,与苔藓相映成趣。 9. 外美看彪炳,中虚验晏温:竹笋外表美丽,内心空虚,需要温暖的阳光来滋养。 10. 恍惚孤骞:形容竹笋孤独地生长。 11. 颖脱锥囊见,森严武库:竹笋破土而出,像士兵一样守卫着竹林。 12. 风回飘粉雾,龟拆露坤垠:风吹过竹林,带走了粉末,露出了土地。 13. 生理知无息,神功本不言:竹笋的生长是自然的规律,不需要过多的人工干预。 14. 牙筹谁数个,玉斧莫伤根:不要过多地计算竹笋的数量,也不要伤害它们的根部。 15. 环兵卫:形容竹笋周围有守卫的士兵。 16. 翰藩:比喻竹笋周围的竹子。 17. 危岑遥寸露,睹浪忽惊奔:竹笋在高高的山脚下,看到海浪会突然惊慌失措。 18. 青眼:用青眼看人,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19. 霖霢:形容雨水充沛。 20. 蛟鳄蟠深宅,牛羊隐半垣:形容竹笋生长环境的美好。 21. 檐前试雨脚,撑拄动荃荪:竹笋在屋檐下尝试着接受雨的洗礼,支撑着竹子的生长。 22. 爱惜滋千亩,高低辨两番:竹笋需要人们的呵护和珍惜,才能茁壮成长。 23. 藐真应莫称,著谱欲重论:竹笋的真实情况难以描述,只能通过文字来记录和讨论。 24. 北海虽频设,南山可尽髡:无论北方还是南方,都可以种植竹笋。 25. 深培资后赏,独倚莫消魂:竹笋需要人们精心的培育,才能获得美好的回报。 26. 看取炎歊候,清阴荫午暾:竹笋在炎热的夏天可以为我们提供阴凉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和德美韩吏部笋诗》是南宋诗人张栻的一首咏物诗,以竹笋为主题进行描绘和赞美。全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艺术技巧高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的独到见解。 首联“箨龙春雨后,得势类乘轩”,以“箨龙”(竹笋的别称)比喻春笋在春雨滋润后的迅速生长,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竹笋初生的情景。 颔联“骤长宁嫌速,骈生讵厌烦”,进一步描述竹笋生长的速度之快和数量之多,强调竹笋旺盛的生命力。 颈联“错连非异族,苍老见玄孙”,通过对竹笋之间紧密相连、苍老的竹笋与稚嫩的新笋之间的对比,展现了竹笋家族之间的密切关系。 尾联“看取炎歊候,清阴荫午暾”,预示竹笋在炎炎夏日里的成长,期待它们能够茁壮成长,为人们带来阴凉和舒适的感受。 总之,《和德美韩吏部笋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竹笋生机勃勃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德美韩吏部笋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张栻所作。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2世纪左右的中国南方地区。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在一个动荡的历史阶段,北方的金朝不断南侵,而南宋朝廷则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然而,与此同时,南方的经济和文化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长江流域的徽州、南昌等地,成为了当时的文化重镇,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聚集于此。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张栻作为南宋时期的杰出文人,其人生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他曾历任尚书右仆射、礼部尚书等职,后因不满时政而辞官回乡,潜心研究学问,著书立说。他的诗歌作品多取材于江南水乡的生活场景,以咏物抒怀的形式表现了他对故土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便是他在辞官回乡期间创作的。诗中通过对竹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同时也寓意着新生和希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当时文人士大夫在面对国家和民族危机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品质和乐观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