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公无渡河

标题包含
公无渡河
阴云飒飒浪花愁,半度惊湍半挂舟。 声尽云天君不住,命悬鱼鳖妾同休。 黛娥芳脸垂珠泪,罗袜香裾赴碧流。 余魄岂能衔木石,独将遗恨付箜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乌云密布浪花翻滚,惊险的湍流让船身半沉。 天空中响彻的声音让人无法驻足,生命如同渔猎般危险。 美人的脸上泪水犹如珍珠洒落,华丽的衣装也抵挡不住奔向碧绿的溪流。 我的灵魂怎么能被木石所承载,只有将遗憾寄托在箜篌之上。
去完善
释义
1. 阴云:形容乌云密布的天空。 2. 飒飒:风声或风吹物体发出的声音。 3. 浪花:波浪翻滚的景象。 4. 惊湍:急速的溪流。 5. 挂舟:船只行驶在激流中。 6. 声尽:声音消失。这里指江涛声止歇。 7. 云天:天空。 8. 君不住:君王不能停止。 9. 命悬:性命处于危急之中。 10. 鱼鳖:鱼类和水生爬行动物。 11. 妾同休:女子也一同结束生命。 12. 黛娥:黛眉如远山般的美丽容颜。 13. 芳脸:芳香的脸颊。 14. 垂珠泪:流下珍珠般的眼泪。 15. 罗袜:丝绸制成的袜子。 16. 香裾:香气扑鼻的下身衣物。 17. 碧流:碧绿的水流。 18. 余魄:残留的灵魂。 19. 衔木石:即“衔石填海”,传说古代善良的百姓为报答海底救生的神龟而选择用口衔木石的方式回报恩情。这里表示无法报答恩情的无奈。 20. 独将:独自承受。 21. 遗恨:未能实现的愿望和不能忘怀的痛苦经历。 22. 付箜篌:通过弹奏箜篌乐器来表达遗恨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名为《公无渡河》,是唐代诗人陈标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描绘了一幅画面生动、情感浓烈的动人场景,表现了作者的悲剧意识和人文关怀。 首联以“阴云飒飒浪花愁”为开头,展示了波涛汹涌、险象环生的江上景象。紧接着“半度惊湍半挂舟”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一艘正处危险之中的小舟。通过这两句,诗人成功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 颔联则以主人公的壮烈行为和誓死不屈的精神展现出悲壮之美。“声尽云天君不住,命悬鱼鳖妾同休”两句,凸显了人物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其中,“声尽云天”暗示了这位英雄最后关头仍努力呼喊,令人敬仰;而“命悬鱼鳖”则表达了作者对英勇之士献身精神的赞美与哀悼。 颈联继续通过描绘人物的形象来深化主题。“黛娥芳脸垂珠泪,罗袜香裾赴碧流”从女性视角展示了一位容颜姣好、泪水涟涟的女子形象,并为她甘愿跟随爱人共赴黄泉的决心感到哀婉。这一描写赋予作品丰富的层次感和深厚的感染力。 尾联则通过抒发个人哀思及对英勇之士逝去的哀痛之情作为全诗的总结。“余魄岂能衔木石,独将遗恨付箜篌”意味着作者在目睹英勇之士的牺牲后,深知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现实,只能借助乐器来表达内心的悲痛与怀念之情。 整首诗将悲壮的画面与浓烈的情感紧密相扣,既展现了英勇之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又表达了作者对不幸遭遇的深沉哀思。通过对激烈冲突场面的刻画和对人物形象的真切描绘,这首诗实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公无渡河》是唐代诗人陈标的诗作。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和渡河的艰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创作时间:公元8世纪,即唐朝中期。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诗歌艺术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人生际遇:陈标,字景云,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一生漂泊不定,曾在京城长安求官未果,后回到家乡泉州隐居。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见长。 时代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发达。然而,这个时期也存在着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许多文人墨客通过诗歌抒发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陈标的这首《公无渡河》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