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蜀葵

标题包含
蜀葵
眼前无奈蜀葵何,浅紫深红数百窠。 能共牡丹争几许,得人嫌处祗缘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眼前的蜀葵多么无奈啊,浅紫深红的色彩簇拥成百上千的花丛。 它们虽不能与牡丹争夺风头,却也因为繁盛而遭人嫌弃。
去完善
释义
1. 蜀葵:一种植物,即锦葵科蜀葵属的草本植物,又称一丈红、大蜀季花等。这里以蜀葵借指无用或多余的事物。 2. 无奈:无法处理、对付。这里是说面对蜀葵不知该如何应对。 3. 浅紫深红:形容蜀葵花的颜色丰富多彩。 4. 数百窠:窠,巢穴,这里用来比喻蜀葵的花簇。数百窠表示数量繁多。 5. 能共:能够与……相媲美。 6. 牡丹:一种名贵的花卉,常被用作富贵、美好的象征。 7. 争几许:争多少,这里是说蜀葵与牡丹相比,显得不那么名贵。 8. 得人嫌处:被他人嫌弃的地方。 9. 祗缘:只因为。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陈标的《蜀葵》表达了一种惆怅的感叹。诗人通过对蜀葵的描述,传达出了对生命无奈、繁华过后的哀伤之情。“眼前无奈蜀葵何”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眼前的蜀葵,揭示出诗人的无奈与悲哀。接下来的“浅紫深红数百窠”则是对蜀葵鲜艳花朵的大量描绘,使人联想到生命的绚烂与短暂。而“能共牡丹争几许”则是把蜀葵和牡丹相比较,表达了蜀葵虽有美丽的花朵却不能与牡丹相提并论的事实,突出了蜀葵地位的低微。最后两句“得人嫌处祗缘多”则道出了人们之所以讨厌蜀葵的原因是因为它过于茂盛,引人反思是否也应该对人生的某些方面保持克制。整首诗通过描绘蜀葵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一种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蜀葵》是唐代诗人陈标的代表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正值唐朝初年的繁荣时期。在诗歌中,陈标通过描绘蜀葵花的美丽形象,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这个时期,陈标作为一位年轻诗人,刚刚步入社会,他的人生经历尚显单纯,但这并未影响他对世界的敏锐观察和深情抒发。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蜀葵花的赞美,实际上是对生命力的颂扬,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贞观年间,唐朝刚刚经历了隋唐之交的战乱,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步繁荣,文化艺术也得以发展。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多以歌颂太平盛世为主题,抒发个人情志为辅,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风貌。陈标的这首《蜀葵》正体现了这一时代的特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