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人
杜甫在时贪入蜀,孟郊生处却归秦。
如今始会麻姑意,借问山川与后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杜甫在世的时候向往四川,而孟郊出生的地方却是陕西。现在我才理解麻姑的意思,我想问问自然界的山川会给后来人什么样的启示呢?
去完善
释义
寄友人 陈标
杜甫在时贪入蜀,孟郊生处却归秦。
如今始会麻姑意,借问山川与后人。
1.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四川人,生活时期曾长期寓居四川,创作了大量描绘巴山蜀水的诗歌。这里的“贪入蜀”即指他眷恋蜀地,乐于隐居。
2. 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河南人,晚年因生活贫困被迫前往长安谋求官职。这里的“生处却归秦”是说他在河南出生成长,最终却离开故乡去了陕西。
3. 麻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她曾在王母娘娘的宴会上看破了世态炎凉,感叹世事沧桑。这里的“始会麻姑意”是作者表达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4. 借问:这里是提出问题之意。
去完善
赏析
《寄友人》一诗以杜甫和孟郊两位著名诗人为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和选择的关注。首联通过对比杜甫在乱世中逃往蜀地避难、孟郊选择生在贫贱的秦州,体现了他们各自面对困境时的不同应对方式。颔联则点明“如今”的感悟,用麻姑山上的仙子比喻作者自己,象征其历经世事后的心态。尾联则向友人提问,希望与他们共同探讨人生的选择和信仰。整首诗表达出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执着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使读者产生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友人》是唐朝诗人陈标的一首五言诗,创作于贞元年间(785-805年)。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力逐渐衰弱,政治腐败,战乱频发,人民生活困苦。
陈标在青年时期就参加了科举考试,然而未能及第。后来,他因为性格直率、不畏权贵而遭到排挤,远离朝廷,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这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人生、抒发壮志。陈标将这些情感寄托于诗歌之中,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如《寄友人》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更容易感受到离别之苦和相聚之欢。陈标通过这首诗传达出自己对友情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