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二十九首 其八

标题包含
偈颂二十九首 其八
藏身处,没踪迹,浩意融时谁辨的。 没踪迹处莫藏身,蓦移步处妙难寻。 枯根石里花明秀,劫外威光密密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隐身之处,无影无踪,融入浩瀚时谁能分辨。 无影无踪处不可隐藏,蓦然移动脚步美妙难以寻找。 枯萎的树根和石头里花儿明亮秀丽,轮回之外的光芒密实地崭新鲜艳。
去完善
释义
【藏身处,没踪迹】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人迹罕至的地方隐居。 【浩意融时谁辨的】表示在广阔无垠的环境中,没有人能辨别出作者的踪迹。 【没踪迹处莫藏身】指真正的高人在杳无人烟之处并不刻意隐藏自己的身影,因为他们已经在内心世界里得到了宁静与满足。 【蓦移步处妙难寻】意味着在某个瞬间突然领悟到的境界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枯根石里花明秀】此处描绘了一幅美丽而静谧的画面:在枯根与石头之间,花朵盛开,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劫外威光密密新】这句描绘了佛陀的光芒穿越了时空的束缚,依然熠熠生辉。"劫"佛教语,谓天地一成一败为一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颂二十九首 其八》是宋代僧人释清了所作的一首禅诗。整首诗以禅宗的观念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独特见解。 首句“藏身处,没踪迹”,意味着修行者应该隐去自己的形迹,不为世俗所累,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次句“浩意融时谁辨的”则强调这种境界并非空洞无物,而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融合。 接下来的两句“没踪迹处莫藏身,蓦移步处妙难寻”,是对前两句的深化和发展。诗人认为,真正的高人并不在于刻意隐匿行踪,而是在蓦然回首间,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奥妙。 最后两句“枯根石里花明秀,劫外威光密密新”则是诗人对禅宗修行精神的形象描绘。他通过比喻,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比作在枯根石中的花朵,虽然表面看似普通,但在磨难之外,却展现出全新的光辉和活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二十九首 其八》是宋代僧人释清了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末年,公元10世纪初至12世纪之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佛教文化发展迅速,禅宗思想逐渐兴起,并影响了民间信仰和文学创作。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释清了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曾是一名普通的书生,后因对佛教的虔诚信仰而选择出家为僧。这一人生转变使他在诗中表达出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通过这首诗,他向读者展示了禅宗修行者追求心灵解脱的过程以及他们对禅宗智慧的感悟。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繁、民生困苦等问题严重困扰着人们。在这样的背景下,释清了的诗歌成为了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的象征。通过对禅宗哲学的探讨,他希望引导人们找到心灵的慰藉,从而达到内心的宁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