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登双溪阁
梦寐登临处,漂流来此行。
长年为客意,落日倚栏情。
雨过水光发,风生云态轻。
山川沈郎旧,巉绝有余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梦里攀登过的地方,如今靠漂流来到此处。常年远离家乡的日子,常常在夕阳西下时倚着栏杆遥望远方。雨后水光粼粼,风中云态轻盈。这山川正是沈郎笔下的旧景,山势险峻却不失绿意盎然。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双溪阁:古代楼阁名,位于今浙江绍兴附近。
2. 梦寐:梦中或理想中的境地。这里指诗人一直想要登上双溪阁的地方。
3. 登临:登山临水。这里指登上双溪阁。
4. 漂流:漂泊无定。这里指诗人的行踪不定。
5. 长年:常年,经常。
6. 为客:做游子,离家在外。这里指诗人长期离家在外。
7. 倚栏:靠在栏杆上。这里形容诗人凭栏远眺的情景。
8. 雨过:雨停之后。
9. 水光发:水面波光粼粼。
10. 风生云态轻:风吹过,云朵轻盈飘散。
11. 沈郎旧:即沈约,南朝文学家。这里是比喻诗人自己,暗示诗人有与沈约相同的感受和经历。
12. 巉绝:险峻陡峭。
13. 余青:残留的绿色。这里形容山水的景色依旧美丽。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王铚所作的《雨后登双溪阁》。诗人以梦中和现实两个层面描绘了登临双溪阁的情景,情感深沉而复杂。首联描绘了一种漂泊不定的状态,“梦寐”和“漂流”表达了作者对于客居生活的无奈与挣扎。颔联则将这种情感具体化,通过对“长年为客意”和“落日倚栏情”的描述,突出了作者的孤独与哀伤。接下来的两联,诗人通过写景抒发了内心的感触。大雨过后,水波荡漾,光影交织;风吹云动,姿态轻盈,犹如一幅山水画。最后,作者用“山川沈郎旧,巉绝有余青”一句收尾,暗示虽然岁月流逝,但山川依然秀丽,且这份美丽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传达出了作者面对自然与人世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后登双溪阁》是南宋著名文学家王铚于公元1236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一年里,南宋疆土受到蒙古帝国的侵略,金国攻破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灭亡,中原地区动荡不安。
王铚时年47岁,正处于中年时期。他曾担任南宋朝官,但因不满权臣史弥远的专权,辞官归隐,过起了半官半民的生活。他关心国家局势,关注民生疾苦,时常通过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一时期,南宋与金国战争频繁,金国受到蒙古帝国强大压力,无暇南顾;南宋偏安江南一隅,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危机四伏。王铚在此背景下,创作了这首描绘双溪阁雨后景色的诗篇,以寓托其忧国忧民之心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