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自远凝旒守上阳,舞衣顿减旧朝香。
帘垂粉阁春将尽,门掩梨花日渐长。
草色深浓封辇路,水声低咽转宫墙。
君王一去不回驾,皓齿青蛾空断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离皇宫守卫在上阳之地,华丽的舞蹈衣裳失去了昔日的光芒。春天快要结束,帘幕低垂,楼阁之间散发着春天的气息;门扉紧闭,梨花枝头在阳光照耀下愈发显得漫长。野草茂密掩盖了皇帝的车马之路,流水声音低沉仿佛穿越宫殿的墙壁。君王一去不返,剩下那些美丽的女子只能在原地哀伤断肠。
去完善
释义
1. 自远凝旒:此处"旒"是指帝王冕冠前后悬挂的玉串,这里用来比喻皇帝,"自远凝旒"是说皇帝离宫外出。
2. 上阳:即上阳宫,唐朝皇宫之一。
3. 顿减:立刻减少的意思。
4. 旧朝香:指过去繁华的景象。
5. 帘垂粉阁:帘幕低垂,形容宫殿的宁静气氛。
6. "春将尽"意指春天快要结束。
7. "门掩梨花"出自杜甫诗"门掩梨花后",描绘春天花落的景象。
8. 日渐长:太阳开始升起,意味着夏天即将到来。
9. "草色深浓封辇路":浓郁的草地覆盖了皇帝巡游的道路。
10. "水声低咽转宫墙":指的是流水声音在宫墙附近变得微弱。
11. "君王一去不回驾":指的是皇帝离开后未归。
12. "皓齿青蛾空断肠":意思是美人虽然美丽却孤独,表达了主人公深深的哀愁与忧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宫词”,实际是以诗的笔法描绘了皇帝离开皇宫的场景和周围人物的反应。诗人通过优美的文字,表达了对皇家生活的观察和对宫廷女子的哀怜。诗歌开头的“自远凝旒守上阳”,意为皇帝离开了皇宫前往别的地方,留给了宫女们无尽的等待和盼望。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皇帝离开后,宫廷里的景象:舞衣荒废,香味散去,帘幕低垂,春日将尽;门前冷落,梨花落满地,白日渐渐变长。接下来,“草色深浓封辇路”表明皇帝归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水声低咽转宫墙”则暗示着宫廷内的女子因失落而黯然神伤。最后,“君王一去不回驾,皓齿青蛾空断肠”点明了主旨,表达了宫中女子无法挽回的爱情之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当时宫女们的无奈与哀怨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宫词》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诗人李建勋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37年至943年之间,即南唐升元年间。这一时期,李建勋在南唐宫廷担任尚书右丞、中书侍郎等要职,对宫廷生活有深刻的体会。
在这一时期,南唐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然而,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益激烈。作为一位文人和官僚,李建勋目睹了宫廷内部的争权夺利和宫廷女性的不幸命运,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感慨。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一系列描绘宫廷生活的诗篇,《宫词》就是其中的一首。
在这首诗中,李建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女性空虚寂寞的生活。她们虽然身处华丽的宫殿,却只能默默地等待皇帝的到来。这种孤独与无奈,反映了当时宫廷女性的真实生活状况。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李建勋对于宫廷女性的同情和关注,展现了他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