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处士林亭
帝里高人宅,苍苔遶径深。
卷帘山入户,摘菓鸟移林。
石沼养龟水,月台留客琴。
生涯一樽酒,名利不关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座繁华古都的高人住宅中,青苔环绕的小径显得格外幽深。每当我卷起窗帘,映入眼帘的是青山仿佛已走入家中,鸟儿们在树林间欢愉地采摘果实。在这里,清澈的石沼养育着悠然自得的神龟,而那明月下的平台则留下了我与友人共赏音乐的美谈。这里的生活就像手中的一杯美酒,让人沉醉其中,全然忘却了世俗的名利纷争。
去完善
释义
1. 帝里:指唐朝的都城长安。
2. 高人:这里指隐逸之士。
3. 苍苔:青苔。
4. 卷帘:放下或卷起帘幕。
5. 摘菓:摘下果实。
6. 石沼:石头砌成的池塘。
7. 月台:供赏月用的平台。
8. 樽酒:泛指饮酒。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律诗。诗人李涛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丰富的意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画卷。
“帝里高人宅,苍苔遶径深”两句,以帝都的高人宅院开篇,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苍苔绕着小径生长,给人一种幽静深邃的感觉,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卷帘山入户,摘菓鸟移林”描绘了山林的自然景色。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山和鸟赋予了人的行为,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又暗示了隐逸者远离尘嚣的悠闲心境。
“石沼养龟水,月台留客琴”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精心构筑的隐居环境。石沼中的清水养育着乌龟,月台上摆放着抚琴的乐器,这些都表明诗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用心呵护着这片宁静的世界。
尾联“生涯一樽酒,名利不关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一杯酒概括了自己的一生,表达对名利的淡漠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这种悠然自得的心态,正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处士林亭》是唐代诗人李涛的作品,具体创作时间无法确定,但大致可以推断为唐朝中期。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描绘了处士林亭的美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然而政治腐败、权力斗争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社会问题,批判现实,追求理想的生活境界。
李涛是唐朝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才横溢,作品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才情和思想,还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这首《题处士林亭》正是他这种思想的体现。
去完善